柴梗湯

CHAI G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7%
肺經 14%
脾經 13%
肝經 12%
膽經 12%
心包經 9%
三焦經 9%
心經 6%
大腸經 3%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柴梗湯

組成

甘草、生薑、大棗、半夏、柴胡、黃芩

整體功效

疏肝解鬱和胃降逆。

主治

胸脅痞滿或痛。

胸脅痞滿或痛,是指胸部和兩側肋骨下方脹滿或疼痛。本方由柴胡、黃芩、半夏、生薑、大棗、甘草組成,具有疏肝解鬱、和胃降逆的功效。柴胡能疏肝解鬱,黃芩能清熱燥濕,半夏能降逆止嘔,生薑能溫中散寒,大棗能補中益氣,甘草能緩急和中。諸藥合用,共奏疏肝解鬱、和胃降逆之效。

文獻參考

傷寒論》:「胸脅滿,不可以食,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金匱要略》:「胸脅痛,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本草綱目》:「柴胡,味苦平,主諸寒熱,溫中,止驚悸,除胸脅滿痛,去濕熱,利小便解毒。」

傳統服藥法


小柴胡湯去人參合枳梗湯。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為君藥,具有疏肝解鬱、和胃降逆的功效。黃芩為臣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半夏為佐藥,具有降逆止嘔、燥濕化痰的功效。生薑為使藥,具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的功效。大棗為佐藥,具有補中益氣、和胃生津的功效。甘草為使藥,具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肝解鬱、和胃降逆的功效,適用於胸脅痞滿或痛。但本方有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胃及十二指腸炎胃下垂

相同名稱方劑


柴梗湯, 出處:《醫學入門》卷四。 組成:小柴胡湯去人參合枳梗湯。 主治:胸脅痞滿或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人參酒

相似度 100%

活命丹

相似度 100%

雞血散

相似度 100%

藍根人參散

相似度 100%

人參葶藶丸

相似度 100%

人參建中湯

相似度 100%

消暑散

相似度 100%

破證奪命丹

相似度 100%

長生活命丹

相似度 100%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