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破證奪命丹中包含人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扶正固本: 人參味甘性溫,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等功效。破證奪命丹旨在治療重症,而重症患者往往元氣大傷,此處的人參可起到扶正固本、增強抵抗力的作用,為機體提供抗病的能量。
- 緩解毒性: 人參入藥可起到解毒的功效,尤其在治療一些由外邪入侵所致的重症時,可以緩解毒性,保護臟腑功能,起到護心安神的作用。
因此,破證奪命丹中加入人參,既可增強患者的抵抗力,又可減輕毒性,起到雙重功效,是方劑組成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破證奪命丹(又名獨參湯、奪命獨參湯等)為急救固脫之方,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 傷寒壞證:因誤治或病程延誤,導致陰陽衰竭、元氣大敗,症見肢冷、脈微、神昏垂危。
- 陽氣暴脫:大吐、大咯血後氣隨血脫,面色蒼白、冷汗淋漓、喘息欲絕。
- 產後或時疫重症:如案例所述,產後氣血驟虛兼感時疫,或久病正氣潰散,瀕臨危殆。
- 急救用途:古代亦用於戰傷、跌仆大失血,或心氣耗散所致猝然昏厥。
組成與治療原理分析
1. 單味人參的藥性邏輯
- 大補元氣:人參甘溫,專入脾肺,能「回元氣於無何有之鄉」(《本草新編》),峻補臟腑之氣,尤善固攝欲脫之陽。
- 氣血相生:氣為血帥,血脫者益氣為先。人參補氣以生血、攝血,故治大失血後虛極欲脫。
- 扶正祛邪:時疫壞證非外邪猖獗,而是正氣潰散。人參獨用,避其藥性駁雜,單刀直入振奮元陽,使正氣復則邪自退。
2. 煎服法的深意
- 銀器煎藥:取其「鎮心神、安魂魄」之效,助人參穩定陰陽離決之勢。
- 冷水沉之:恐人參溫補過亢,冷服既降浮越之虛陽,又防藥性燥烈傷陰。
- 鼻梁汗出為應:陽氣回歸之兆,因鼻為「面王」(《靈樞》),陽明氣血所聚,得藥後陽氣通達,故汗出於此。
3. 配伍思維延伸
雖為單方,然暗合「少則得,多則惑」之旨。危急時五臟氣亂,若複方多藥反耗正氣。人參獨用:
- 速效性:成分單純,藥力集中,迅速補灌經脈。
- 針對性:直指氣脫核心病機,避免君臣佐使的調和耗時。
4. 近代應用擴展
現代用於休克、心衰,實則延續「固脫」本質:
- 強心升壓:人參皂苷能增強心肌收縮,改善微循環,契合「脈微欲絕」之證。
- 調節應激:抑制過度炎症反應,類似「挽垂危於疫毒」的傳統思路。
總結
此方以「一藥當關」之勢,救垂絕之元氣,體現中醫「治大病須大藥」的果斷。其原理不在解毒或攻邪,而是「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透過氣復而血生、陽回而陰守,逆轉陰陽離決之危局。
傳統服藥法
人參1兩(去蘆,薄切)。
益氣固脫。
水一大升,銀石器內煎至1盞,以新水沈之,取冷1服而盡。汗不自它出,只在鼻梁尖上,涓涓如水,是其應也。
時疫壞證 申某之子婦,產後病時疫已二十餘日,已成壞證,偶見聞,因勸其只服一味人參遂安。
人參湯(《直指》卷二十六)、破證奪命散、獨參湯、獨柱湯(《內經拾遺》卷一)、奪命獨參湯(《普濟方》卷一三三引《德生堂方》)、破證奪命湯(《普濟方》卷一三五)、壞證奪命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破證奪命丹, 出處:《百一》卷七。 組成:人參1兩(去蘆,薄切)。 主治:益氣固脫。主治:傷寒壞證,元氣大虧,陽氣暴脫,喘息脈微,吐血咯血等。傷寒陰陽二症不明,或投藥錯誤致患人困重垂死,7-8日以後皆可服。氣虛喘急。面色蒼白,神情淡漠,肢冷汗出,脈息微弱;近代也用於大出血,創傷性休克,心力衰竭等重症的搶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