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建中湯
REN CAN JIAN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卷五十三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熱 (2.00)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心經 33%
脾經 33%
肺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建中湯中包含人參,主要因為人參具有以下作用:
- 補氣益血: 人參能補益元氣,增強人體正氣,改善氣虛血虧的症狀,對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的人羣,具有顯著的補益效果。
- 健脾益胃: 人參能健脾益胃,增強消化功能,改善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腹脹、腹痛等症狀。
因此,人參建中湯中加入人參,不僅能補益元氣,還能健脾益胃,達到整體提升機體功能的效果。
主治功效
人參建中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記載主治病症
人參建中湯,在眾多中醫古籍中均有記載,其主治的病症涵蓋多個方面,主要集中在虛勞、自汗、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方面。以下是古籍中記載的主要主治病症:
- 虛勞自汗: 多部古籍明確指出人參建中湯主治「虛勞自汗」,如《兒科醒》、《醫學從眾錄》、《景岳全書》等。
- 脾胃虛弱: 《類證治裁》、《醫述》等提到人參建中湯可用於調理脾胃,改善胃虛、胃減、便溏瀉等症狀。
- 氣血不足: 《種福堂公選良方》、《徐批葉天士晚年方案真本》中,人參建中湯被用於治療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相關症狀,如形瘦色黃、脈大濡等。
- 痙證多汗: 《雜病廣要》、《景岳全書》提到人參建中湯可用於治療痙證伴有多汗的症狀。
- 厥證: 《醫宗必讀》、《傷寒治例》提到人參建中湯可用於治療伴有發熱的厥證。
- 陽明病: 《仲景傷寒補亡論》記載,陽明病譫語,發潮熱,脈反微澀者,為裡虛,可用黃耆人參建中湯。
治療原理分析
人參建中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中醫的補益氣血、溫中健脾、調和營衛等理論。
- 補益氣血: 人參為君藥,大補元氣,配合白朮健脾益氣,茯苓健脾滲濕,三藥合用,增強補氣健脾之力。當歸補血活血,與人參相配,氣血雙補。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諸藥合用,使氣血充盈,改善虛勞、自汗等症狀。
- 溫中健脾: 姜溫中散寒,助白朮健脾燥濕,對於脾胃虛寒、運化失職所致的胃減、便溏瀉等症狀有良好效果。
- 調和營衛: 人參建中湯中,人參、白朮、茯苓、大棗等藥物,均有調和脾胃、益氣生津的作用,有助於調和營衛,改善因營衛不和導致的自汗等症狀。
總結
綜上所述,人參建中湯以其補氣健脾、養血和營的功效,廣泛應用於治療虛勞自汗、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病症。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補益氣血、溫中健脾、調和營衛等方面,通過改善人體內在的氣血陰陽平衡,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即《金匱》小建中湯加人參2兩。
同小建中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建中湯,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三。 組成:即《金匱》小建中湯加人參2兩。 主治:虛勞自汗。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