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匙散
DAI SH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寒 (0.47)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代匙散中加入硼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一些熱毒壅盛,導致的口舌生瘡、咽喉腫痛等症狀,硼砂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燥濕止癢:硼砂還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對於一些濕熱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等疾病,硼砂可以起到清熱燥濕、止癢消腫的作用。
然而,硼砂屬於有毒物質,使用需謹慎,應遵醫囑服用,不可自行服用。
代匙散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瀉火: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代匙散主治傷寒、暑熱、煩躁不安、口渴便祕等症狀,石膏的清熱瀉火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 止痛解毒: 石膏還具有一定的止痛解毒作用,可以緩解發熱引起的頭痛、咽痛等症狀,並能解毒消腫。代匙散中加入石膏,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止痛止渴的功效。
代匙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膽礬,主要是由於膽礬具有特定的藥用效果。在中醫理論中,膽礬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破癰散結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由熱毒引起的疾病。
在代匙散的組方中,膽礬的加入旨在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能力,特別是針對一些熱毒所致的腫痛、瘡癰等病症。此外,膽礬還能促進局部循環,幫助消腫止痛,使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療效。
然而,由於膽礬屬於重金屬類藥物,使用時需要謹慎,以避免出現中毒現象。因此,在臨牀應用時,醫生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體質及辯證施治,以確保安全和療效。總而言之,膽礬在代匙散中的添加,是基於其獨特的藥理特性,旨在更有效地治療熱毒相關的病症。
代匙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代匙散中藥性較為偏燥,加入甘草可起到緩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減少對身體的副作用。
- 補脾益氣: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代匙散主治脾虛氣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加入甘草可以加強補脾益氣的作用,使藥物更有效地改善脾胃功能。
綜上所述,代匙散中加入甘草,一方面可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燥烈,另一方面可補脾益氣,增強藥效,使藥物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代匙散中包含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止痙:白僵蠶性寒,味辛,具有祛風止痙、解毒散結的功效。對於風邪入絡、筋脈拘攣所致的口眼歪斜、肢體麻木、抽搐痙攣等症狀,白僵蠶能有效緩解。
- 化痰散結:白僵蠶能化痰散結,對於痰濁阻滯所致的咳嗽痰多、胸悶氣喘、瘰癧等症狀,白僵蠶也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代匙散中加入白僵蠶,正是利用其祛風止痙、化痰散結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代匙散中包含冰片,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牙痛等症狀。
- 開竅醒神: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的特性,可醒神止痛,適用於因熱邪矇蔽、神志不清的患者,幫助患者恢復神志。
此外,冰片與其他藥材搭配使用,可增強其療效,例如與薄荷、牛黃等藥材配伍,可更有效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代匙散方中加入皁莢,主要是利用其消積化滯的功效。皁莢味苦辛,性寒,入脾、胃經,具有消食導滯、潤腸通便的功效。其所含皁苷成分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消化功能,並可軟化糞便,緩解便祕。
此外,皁莢亦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對於因積滯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也有一定療效。因此,代匙散中加入皁莢,可有效促進消化,緩解積滯,改善便祕,進而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代匙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本方主治「喉痹」,此證在中醫理論中多指咽喉腫痛、閉塞不通之症,多因風熱、痰火或陰虛火炎上攻咽喉所致。其症狀可包括咽喉紅腫、疼痛難忍、吞咽困難,甚則呼吸受阻。古代醫家以「吹喉」法直達病所,具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化痰開閉之效。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清熱解毒
- 月石(硼砂):性涼,善清喉熱、消痰結,為喉科要藥。
- 石膏:清泄肺胃實火,針對咽喉熱毒熾盛。
- 膽礬:毒性強而效專,蝕瘡化痰,用於熱毒壅盛之喉閉。
消腫止痛、開竅利咽
- 冰片:辛香走竄,清熱止痛,助藥透達黏膜。
- 腦荷(薄荷):疏風散熱、利咽喉,緩解局部灼痛。
- 皂角:辛溫刺性強,化痰通竅,與寒藥配伍制其燥性,共奏開閉之效。
化痰散結
- 僵蠶:祛風化痰、散結消腫,尤宜於痰熱膠結之喉痹。
- 粉草(甘草):調和諸藥兼緩急止痛,減他藥峻烈之性。
增效配伍(牛黃)
原方註「加牛黃更佳」,因牛黃清心豁痰、涼血解毒,對熱毒入血或痰熱蒙蔽之重症尤宜。
整體方義
此方以「局部外治」為核心,結合「清熱—化痰—開閉」三層次:
- 治標急:冰片、薄荷速解疼痛;膽礬、皂角強力祛痰通塞。
- 治本因:石膏、月石清熱毒,僵蠶散風痰,標本兼顧。
- 給藥途徑:吹喉法使藥力直透病所,契合「急證外治」原則。
邏輯推衍
喉痹若屬實熱痰阻,此方寒溫並用、攻散結合,符合「熱者寒之」「結者散之」的治療思維;若屬虛火上炎或寒閉,則非其所宜。
傳統服藥法
月石1錢,石膏1錢,腦荷5分,膽礬5分,粉草3分,僵蠶(炒)5分,冰片1分,皂角(炙煙盡)5分。
上為細末。
用竹管頻吹喉中。加牛黃5分更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收斂作用,不宜與其他具有收斂作用的中藥同時服用。
- 本方有滑腸作用,不宜與其他具有滑腸作用的中藥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代匙散,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月石1錢,石膏1錢,腦荷5分,膽礬5分,粉草3分,僵蠶(炒)5分,冰片1分,皂角(炙煙盡)5分。 主治:喉痹。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