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丹

神秘丹

SHEN MI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玉案》卷三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極熱 (6.2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肝經 17%
胃經 14%
脾經 12%
肺經 9%
膀胱經 9%
腎經 9%
大腸經 4%
心包經 4%
心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膀胱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祕丹方劑中加入花椒,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一、溫經散寒: 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殺蟲的功效。對於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腹痛、胃寒、痛經等症狀,花椒可以起到溫暖經絡、驅散寒邪的作用。

二、增強藥效: 花椒與其他藥材配伍,可以起到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花椒與肉桂、生薑等藥材配伍,可以加強溫經散寒的作用;與川芎、白芷等藥材配伍,可以加強活血止痛的作用。

因此,花椒在神祕丹方劑中,扮演著溫經散寒、增強藥效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藥材之一。

神祕丹的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是因為雄黃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獨特的藥理作用。雄黃由硫化物和砷化物組成,具有解毒、消腫和殺蟲的特性,且能夠生成某些具有活性的化合物,增強方劑的療效。在傳統中醫理論中,雄黃被用來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皮膚病、癤瘡及某些感染性疾病。

然而,雄黃的使用需謹慎,因為其內含的砷成分具有毒性,長期服用可能導致中毒。因此,在使用神祕丹時,應根據醫師的指示,掌握用量及用法,以確保安全且有效。此外,神祕丹的配方也可能融合了其他中藥材的特性,以達到協同增效的效果,這使得其更具療效。總之,雄黃的添加是基於其傳統藥理及治療效果,需在專業指導下使用。

蟾酥是中藥方劑中常見且具有重要作用的成分,其主要來自於蟾蜍的分泌物。蟾酥含有多種有效成分,如蟾酥腺苷和蟾蜍素,這些成分在中醫上被認為具有解毒、消腫、止痛及抗菌等作用。神祕丹中的蟾酥主要是用來增強方劑的藥效,特別是在治療某些疾病時,能夠提高臟腑的功能,調和氣血,促進身體的自我修復能力。

此外,蟾酥還具有強烈的活血化瘀功效,對於血液循環不良或瘀血癥狀的患者尤其有效。在一些中醫理論中,蟾酥的使用能夠加強其他藥材之間的協同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蟾酥的引入使得神祕丹的療效更加復合與綜合,適合用來針對某些特定的病症,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神祕丹在中醫藥方劑中,麝香的使用有其重要性。首先,麝香作為珍貴的中藥材,具有祛瘀通經、開竅醒神的功效。如此一來,在神祕丹中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整體療效,特別是在治療一些由於血液循環不良所引起的疾病,如心絞痛或偏頭痛等。此外,麝香具備強烈的芳香氣味,能夠刺激神經系統,提升病人的警覺度,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態。再者,麝香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通路”的特性,能夠促進其他藥材的吸收與效能,從而提升整體療效。儘管麝香取得困難且需謹慎使用,但在高端方劑如神祕丹中,其獨特的藥用價值和象徵性地位使得它成為不可或缺的成分之一,有助於達成治療目的。

神祕丹方劑中包含蓽茇,主要是由於蓽茇具備以下藥性:

  1.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蓽茇性溫,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對於寒邪侵襲導致的胃脘冷痛、腹痛腹瀉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行氣活血、消腫止痛:蓽茇能促進氣血運行,活血化瘀,對於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腫脹也有很好的療效。

因此,蓽茇在神祕丹方劑中可能起到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以及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秘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神秘丹主治「牙疼」,古代醫家使用此方以塞藥方式直接作用於患處,針對牙痛、齲齒或牙齦腫痛等症狀。其特點在於結合辛溫走竄與解毒消腫之藥,透過局部給藥快速鎮痛。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配伍與功效解析

    • 真川椒(花椒)
      • 性味辛熱,歸脾、胃、腎經。
      • 傳統用於散寒止痛、殺蟲止癢,其辛溫之性可溫通經絡,緩解寒凝或蟲蛀所致牙痛。現代研究顯示其揮發油具局部麻醉作用。
    • 雄黃
      • 性味辛溫有毒,歸肝、胃經。
      • 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古代常用於癰腫疔瘡。對牙齦腫痛化膿或感染可能有效,但其毒性需謹慎外用。
    • 蟾酥
      • 性味辛溫有毒,歸心經。
      • 具強效麻醉止痛、解毒消腫之功,為古代外科止痛要藥。其所含蟾毒配基可阻斷神經傳導,快速鎮痛。
    • 麝香
      • 性味辛溫,歸心、脾經。
      • 開竅醒神、活血散結,其強穿透力可助藥性深入患處,增強他藥止痛效果。
    • 蓽茇
      • 性味辛熱,歸胃、大腸經。
      • 溫中散寒、下氣止痛,尤擅頭面風冷牙痛,與川椒協同增強溫通止痛之效。
  2. 組方邏輯

    • 辛溫走竄為主:全方以辛熱藥物為核心,針對「寒凝氣滯」或「風冷侵襲」所致牙痛,透過溫通散寒、開泄閉阻以止痛。
    • 解毒與局部麻醉並行:雄黃、蟾酥解毒消腫,蟾酥、麝香具麻醉作用,直接抑制患處痛感。
    • 棗肉為賦形劑:紅棗肉黏合藥物,緩和他藥峻烈之性,並延長藥效釋放時間。
  3. 治療原理

    • 直接作用於病灶:塞藥法使藥力集中,透過辛溫藥性促進局部氣血流通,溶解寒凝;麻醉成分阻斷痛覺傳遞。
    • 標本兼顧:止痛為「治標」,雄黃、蟾酥解毒針對可能存在的感染(如齲齒腐敗),屬「治本」思路。

三、應用推論

此方適合「寒性牙痛」(遇冷加重、得熱緩解)或「蟲牙」(齲齒)初期,因藥物多具毒性,應限於外用且避免吞嚥。其速效性可能來自蟾酥與麝香的協同麻醉,而川椒、蓽茇則強化溫散之力,體現古代「以毒攻毒」與「急則治標」的配伍智慧。

傳統服藥法


真川椒、雄黃、蟾酥、麝香、蓽茇各等分。
上為極細末,以棗肉拌藥為丸,如黍米大。
每次1丸,塞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秘丹, 出處:《玉案》卷三。 組成:真川椒、雄黃、蟾酥、麝香、蓽茇各等分。 主治:牙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