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傳統服藥法
黃耆3兩,當歸2兩,生地黃2兩,麥門冬2兩,地榆1兩,三七1兩,防風5錢。
補氣血,解風熱之毒。
分4劑服。
虎為陽中之陰,其毒淺而耗血多,故治此主於補血,加以去熱祛風。虎傷牙孔深,或二或四,去血必多,虎口挾風挾熱,人必大渴,不可飲水。若牙孔變黑,急塞以生豬脂,掘糞土中蠐螬搗塞尤
方劑組成解釋
黃耆、當歸、生地黃、麥門冬、地榆、三七、防風均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黃耆補氣固表,當歸補血活血,生地黃涼血止血,麥門冬養陰潤肺,地榆涼血止血,三七活血化瘀,防風祛風解表。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可有效治療虎咬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伏虎散, 出處:《醫林纂要》卷十。 組成:黃耆3兩,當歸2兩,生地黃2兩,麥門冬2兩,地榆1兩,三七1兩,防風5錢。 主治:補氣血,解風熱之毒。主治:虎咬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