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散翳補肝散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補血活血: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之效,可改善肝血不足,滋養肝臟,緩解肝氣鬱滯,進而消散翳膜,改善視力。
- 養血潤燥: 散翳補肝散多用於治療肝血不足所致的目疾,如翳膜遮蔽視力,而當歸能養血潤燥,滋養肝腎,使視力得以恢復。
因此,當歸在散翳補肝散中扮演著滋養肝臟,改善血液循環,促進視力恢復的重要角色。
散翳補肝散中加入木賊,主要有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木賊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眼部炎症、紅腫、疼痛等症狀,有助於消除翳障。
- 疏通經絡、清肝明目: 木賊入肝經,可疏通肝經,清肝明目,改善肝氣鬱結、視力模糊等問題,對於肝火上炎引起的翳障,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因此,散翳補肝散中加入木賊,可以有效地治療眼部炎症、視力模糊等症狀,達到清熱解毒、疏通經絡、清肝明目的作用。
散翳補肝散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有二:
- 疏散風邪,止痛止癢: 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散翳補肝散治療的病症多與風邪有關,如目赤腫痛、翳膜遮眼等,防風能疏散風邪,減輕眼部疼痛和瘙癢。
- 引藥上行,透達眼竅: 防風氣味芳香,能引藥上行,透達眼竅。散翳補肝散中的其他藥材,如菊花、決明子等,多具有清肝明目之效,防風能幫助這些藥材有效地作用於眼部,達到治療目的。
散翳補肝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補血: 熟地黃味甘性溫,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填精益髓的功效。散翳補肝散主治肝血不足、肝氣鬱結導致的目翳、視力模糊等症狀,熟地黃可滋養肝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散翳明目。
- 填精益髓: 熟地黃還具有填精益髓的功效,對於肝腎虧虛導致的視力下降,也有改善作用。散翳補肝散中加入熟地黃,可兼顧補肝血和填精益髓,提升治療效果。
散翳補肝散中加入白芍,主要是因其具有以下兩方面功效:
1. 緩解肝氣鬱結: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經,能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同時可降肝火,滋陰養血。肝氣鬱結是造成眼疾的重要原因之一,白芍有助於改善肝功能,從根本上緩解眼部不適。
2. 止痛消腫:白芍具有鎮痛消腫的功效,能緩解眼部疼痛、腫脹等症狀。對於因肝氣鬱結引起的目赤腫痛、視力模糊等眼疾,白芍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散翳補肝散中包含川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寒,通經活絡: 川芎具有疏散風寒、行氣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改善肝經風寒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肝氣流通,緩解肝鬱氣滯所致的頭痛、眼脹等不適。
- 活血化瘀,補益肝腎: 川芎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改善眼部周圍血液循環,有助於消除眼部瘀血,減輕眼部腫脹。此外,川芎還可補益肝腎,有助於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目乾澀、視力下降等症狀。
總而言之,川芎在散翳補肝散中,既能疏散風寒、通經活絡,又能活血化瘀、補益肝腎,對於治療肝經風寒、肝鬱氣滯所致的眼疾具有良好的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散翳補肝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散翳」,其病狀特徵為:翳障自瞳仁內透出,呈散在鱗片狀,色澤青白交替(乍青乍白),眼瞼內生粟粒狀突起且潰爛,伴隨瞳仁區域明顯疼痛。此描述近似於現代眼科的「角膜潰瘍」、「瞼緣炎合併角膜病變」或「病毒性角膜炎」等病症。
古人認為此類眼疾與「肝虛風熱」有關:
- 肝血不足:瞳仁屬腎,而肝開竅於目,肝血虧虛則目失所養,易生翳障。
- 風熱侵襲:翳如鱗點、胞內生粟爛,顯示外感風熱或內生肝風上攻於目。
- 氣血失調:疼痛與色澤變化,反映氣滯血瘀與陰陽不固的病理基礎。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方劑以「補肝養血為主,祛風退翳為輔」,其配伍思路如下:
1. 補血養肝以固本
- 熟地黃(2錢):滋補腎陰,填精益髓,間接養肝血(乙癸同源)。
- 當歸(2錢):補血活血,柔肝潤燥,改善目系血脈濡養。
- 白芍藥(1錢):酸收斂陰,緩急止痛,抑制肝陽上亢所致瞳仁痛楚。
2. 活血行氣以通絡
- 川芎(5分):辛溫上行頭目,活血行氣,促進眼部氣血運行,化解翳障瘀滯。
3. 祛風清熱以退翳
- 防風(1錢):祛風勝濕,散頭目滯氣,針對「風邪乘虛入目」之病機。
- 木賊(1錢):專入肝經,輕揚升散,退翳明目,為眼疾要藥。
全方協同作用
- 標本兼顧:熟地、當歸、白芍補肝血以治本;防風、木賊祛風退翳以治標。
- 動靜結合:川芎行氣活血防滋膩滯邪;白芍收斂以防疏散過度。
- 先攻後補:配合「散翳還睛散」先清退翳障,再以本方調補肝血,體現古人「祛邪後扶正」的階段性治療思想。
推論可能功效延伸
此方除原文所述散翳外,推測可能適用於:
- 慢性角膜病變:因肝血不足導致角膜修復能力下降。
- 眼表乾燥症候:血虛風燥型的乾眼、瞼緣炎。
- 眼疾恢復期調養:急性炎症後期,需養血固護目絡者。
方中未用苦寒瀉火之藥,顯示其適應證以「虛中夾實」(肝血虛為主,風熱為次)為核心,符合「補肝散」之命名本意。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木賊1錢,防風1錢,熟地黃2錢,白芍藥1錢,川芎5分。
上為粗末。
以水2盞,煎至1盞,空心去滓溫服。先服散翳還睛散,後用本方收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散翳補肝散, 出處:《金鑑》卷七十七。 組成:當歸2錢,木賊1錢,防風1錢,熟地黃2錢,白芍藥1錢,川芎5分。 主治:散翳。翳從瞳仁內透出,散如鱗點之狀,乍青乍白,胞內起粟而爛,瞳仁痛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