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2%
胃經 22%
腎經 21%
心經 11%
脾經 11%
肝經 0%
大腸經 0%
膀胱經 0%
心包經 0%
膽經 0%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人參知母散

組成:知母、人參、鈎藤、升麻、葛根、黃芩。

整體功效:清熱生津,養陰安神

主治:小兒心熱弄舌

:本方由知母、人參、鈎藤、升麻、葛根、黃芩組成,具有清熱生津、養陰安神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小兒心熱弄舌,症見心煩口渴舌紅少津、手足心熱等。

文獻參考:《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小兒心熱弄舌,舌紅少津,手足心熱,煩躁不安,此乃心火上炎津液受灼所致。治宜清熱生津,養陰安神。方用人參知母散加減。人參、知母、黃芩、鈎藤、升麻、葛根,水煎服。」

傳統服藥法

知母1兩,藍葉0.5兩,人參(去蘆)0.5兩,鈎藤1分,川升麻1分,乾葛1分,黃芩1分。
退熱。
上為細末。
每服1錢,水8分,入竹瀝2-3滴,煎至5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知母、人參為君藥,具有清熱生津、養陰安神的功效。知母苦寒,能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人參甘平,能大補元氣,養陰生津。兩藥相伍,共奏清熱生津、養陰安神的功效。鈎藤、升麻、葛根為臣藥,具有清熱解毒、升清降濁的功效。鈎藤苦寒,能清熱解毒;升麻苦辛,能升清降濁;葛根甘寒,能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三藥相伍,共奏清熱解毒、升清降濁的功效。黃芩為佐藥,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黃芩苦寒,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本方以知母、人參為君藥,以鈎藤、升麻、葛根為臣藥,以黃芩為佐藥,共奏清熱生津、養陰安神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生津、養陰安神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小兒心熱弄舌,症見心煩口渴、舌紅少津、手足心熱等。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舌頻頻伸出口外,又立即內收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知母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六。 組成:知母1兩,藍葉半兩,人參(去蘆)半兩,鉤藤1分,川升麻1分,乾葛1分,黃芩1分。 主治:退熱。主治:小兒心熱弄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藍葉散

相似度 80%

大人參白虎湯

相似度 66%

犀角煎

相似度 62%

石膏黃芩散

相似度 61%

羌活升麻湯

相似度 58%

五癇煎

相似度 57%

鉤藤煎

相似度 57%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