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主治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防風丸,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防風半兩,枳殼半兩(去瓤,麸炒),白朮1兩。 主治:痰嗽,胸中氣不清利者。
防風丸,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三引《鮑氏方》。 組成:全蠍半兩(略炒),白附子(炮)1兩,天麻1兩,白茯苓1兩,僵蠶1兩,甘草1兩,防風1兩。 主治:小兒風痰壅盛,驚風已成或未成者。
防風丸, 出處:《得效》卷十一。 組成:天麻1兩,防風1兩,人參1兩,全蠍(去毒)7個,僵蠶(炒斷絲)5錢,粉草5錢,朱砂3錢半,雄黃3錢半,麝香半錢。 主治:慢驚不省,手足微動,眼上視,昏睡。
防風丸, 出處:《千金》卷十三。 組成:防風3兩,桂心3兩,通草3兩,茯神3兩,遠志3兩,甘草3兩,人參3兩,麥門冬3兩,白石英3兩。 主治:補虛調中。主治:小腸腑寒,脈虛極則咳,咳則心痛,喉中介介如哽,甚則咽腫,驚跳不定,乍來乍去。
防風丸, 出處:《局方》卷一。 組成:防風(洗)2兩,川芎2兩,天麻(去苗,酒浸1宿)2兩,甘草(炙)2兩,朱砂(研爲衣)半兩。 主治:一切風,及痰熱上攻,頭痛惡心,項背拘急,目眩旋運,心怔煩悶,手足無力,骨節疼痹,言語謇澀,口眼瞤動,神思恍惚,痰涎壅滯,昏憒健忘,虛煩少睡。
防風丸, 出處:《千金翼》卷十七。 組成:防風2兩,秦艽2兩,石斛2兩,丹參1兩,薏苡仁3合,前胡1兩,橘皮1兩,杜仲(炙)1兩,附子(炮,去皮)1兩,白朮1兩,桂心1兩半,麻仁1升(熬取脂)。 主治:風壅氣澀,痰涎不利,言語謇澀,大腸燥結,神昏氣濁,及服補虛防風湯己,腳氣仍不止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