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神仙碧霞丹]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神仙碧霞丹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神仙碧霞丹方中包含當歸,主要原因有二:
一、 補血活血:當歸為補血之聖藥,其性溫和,能補血養血,活血行血,且能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面色蒼白、月經不調等症狀,符合碧霞丹主要功效。
二、 調和氣血:當歸能調和氣血,使氣血運行通暢,有助於改善氣血不足、血虛頭暈、四肢乏力等症狀。同時,當歸也能促進新陳代謝,改善身體機能,達到保健功效。
總之,當歸在神仙碧霞丹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的功效,有助於改善女性氣血失調等問題,符合該方劑的整體功效。
神仙碧霞丹方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活血化瘀:沒藥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神仙碧霞丹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沒藥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減輕疼痛。
- 收斂止血:沒藥亦有收斂止血之效,可幫助傷口癒合。神仙碧霞丹中常加入其他具有止血功效的藥材,與沒藥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止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神仙碧霞丹中加入丁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溫陽散寒: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能溫中散寒,止嘔逆,驅寒止痛。此方以溫陽散寒為主,丁香可增強藥效,溫暖脾胃,緩解寒邪入侵所致的各種症狀。
二、 行氣止痛: 丁香具行氣止痛之效,能疏通經絡,緩解氣滯血瘀所致的疼痛。神仙碧霞丹多用於治療寒凝氣滯、痛經、腹痛等症,丁香的加入有助於行氣止痛,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狀。
神仙碧霞丹中加入血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止痛止血: 血竭性味苦、辛、溫,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痛止血之功效。方中加入血竭,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達到止痛止血的目的。
- 溫陽散寒,助陽補氣: 神仙碧霞丹多用於治療寒凝血瘀所致的痛經、閉經等症狀。血竭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可溫煦脾腎陽氣,促進氣血運行,改善寒凝血瘀,進一步達到治療目的。
神仙碧霞丹方劑中包含冰片,其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方中加入冰片,可有效抑制熱毒上炎,並減輕局部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 開竅醒神,活血化瘀: 冰片性辛,能開竅醒神,並能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此功效有助於改善因熱毒阻滯所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同時也能促進傷口癒合,加快康復速度。
「神仙碧霞丹」中加入硼砂,看似奇特,實則有其藥理依據:
- 清熱解毒: 硼砂性寒,味甘鹹,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消炎止痛,對於外感熱毒、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 外用消腫: 硼砂亦可外用,其具有收斂、消腫、止癢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皮膚病、燒燙傷、濕疹等,可促進傷口癒合。
然而,硼砂具有一定毒性,不可內服,且長期外用也需謹慎。因此,神仙碧霞丹的組成與應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避免造成不良反應。
神仙碧霞丹中加入麝香,主要原因有二:
一、 開竅醒神: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通絡的功效。對於神志昏迷、中風痰厥、癲癇發作等症狀,麝香能快速穿透血腦屏障,直達病竈,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
二、 活血化瘀: 麝香還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
因此,神仙碧霞丹中加入麝香,不僅能起到開竅醒神的作用,還能活血化瘀,促進疾病康復。
神仙碧霞丹中加入芒硝,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瀉火通便: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火通便之功效。碧霞丹多用於治療熱毒熾盛、腸胃實熱、便祕等症狀,芒硝能清熱瀉火,潤腸通便,起到清熱解毒、排毒通便的作用。
- 消腫止痛:芒硝還有消腫止痛的作用,對於熱毒壅滯、腫痛疼痛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緩解作用。碧霞丹中加入芒硝,可以幫助清除熱毒,消腫止痛,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神仙碧霞丹方中包含乳香,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乳香,可有效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疼痛,促進組織修復,對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
- 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乳香不僅活血化瘀,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流通。神仙碧霞丹治療的病症多爲氣血瘀滯導致,乳香的加入有助於疏通經絡,調和氣血,改善病症。
「神仙碧霞丹」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的功效。其能針對因熱毒壅盛而引起的各種炎症、腫痛、發熱等症狀,起到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病症。
- 瀉火涼血: 黃連能瀉心火、肝火,並能涼血止血,對心煩失眠、口舌生瘡、目赤腫痛、吐血、衄血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仙碧霞丹方劑分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各類眼疾,包括:
- 目內障:泛指眼球內部病變(如白內障、青光眼等)。
- 內外障:包含眼球表層(外障)與深層(內障)的病理變化,如結膜炎、角膜炎或晶體混濁。
- 暴赤眼:急性結膜充血,類似現代「急性結膜炎」。
- 眵淚、昏花:眼部分泌物增多(眵淚)及視力模糊(昏花)。
- 翳膜:角膜斑痕或雲翳,影響視覺清晰度。
古代醫家認為此方能清熱解毒、活血散瘀、退翳明目,且強調其速效(暴赤眼三日見效)與持久性(一丸可洗40日)。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 黃連:苦寒,清心肝火,抗菌消炎,為眼科熱証要藥。
- 硼砂:解毒防腐,外用可清潔黏膜。
- 馬牙消(芒硝):清熱消腫、軟堅散結。
2. 活血化瘀,通絡明目
- 當歸:養血活血,改善眼部微循環。
- 沒藥、乳香:散瘀止痛,促進氣血運行,助消翳膜。
- 血竭:散瘀定痛,修復損傷。
3. 退翳除膜,開竅醒神
- 銅綠(為衣):外用收斂防腐,傳統用於消目翳、殺蟲。
- 白丁香(雀糞):化積消翳,取其腐蝕性以剝離病理產物。
4. 芳香開竅,加強滲透
- 麝香、片腦(冰片):辛香走竄,引藥直達病所,兼止痛醒神。
配伍特點
- 外用直達病灶:以黃連膏為基質,緩釋藥效,延長作用時間。
- 攻補兼施:清熱解毒(黃連、硼砂)佐以養血活血(當歸、血竭),避免寒涼傷正。
- 標本同治:消炎(治標)與散瘀退翳(治本)並行。
治療原理推測
此方通過消炎、促進血液循環、代謝病理產物(如翳膜),改善眼部氣血瘀滯狀態。其中銅綠、白丁香等具輕微腐蝕性,可能促進角膜損傷的修復與代謝;麝香、冰片則增強藥物穿透力,使有效成分更快作用於深層組織。
總結:神仙碧霞丹以「清熱活血」為核心,結合「退翳開竅」,體現中醫外治法的「祛邪扶正」思想,適用於風熱或瘀血型眼疾,尤其針對急性炎症與翳膜形成初期。
傳統服藥法
銅綠1兩半(為衣),當歸2錢,沒藥2錢,白丁香1錢,血竭1錢,片腦1錢,硼砂1錢,麝香1錢,馬牙消半錢,南乳香半錢,黃連3錢。上為細末,熬黃連膏子為丸,如雞頭子大。
每用1丸,用新汲水半盞,乾瓷盒子內浸,點眼,可洗40日。大病不過1月,小病半月,冷淚3日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散結消腫的功效,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仙碧霞丹, 出處:《禦藥院方》卷十。 組成:銅綠1兩半(爲衣),當歸2錢,沒藥2錢,白丁香1錢,血竭1錢,片腦1錢,硼砂1錢,麝香1錢,馬牙消半錢,南乳香半錢,黃連3錢。 主治:目內障。內外障,暴赤眼,眵淚,昏花,翳膜。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