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聖北庭丸

神聖北庭丸

SHEN SHENG BEI TI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偏熱 (1.5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肝經 15%
腎經 14%
肺經 14%
大腸經 14%
膀胱經 8%
胃經 6%
心經 0%
三焦經 0%
膽經 0%
脾經
肝經
腎經
肺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胃經
心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聖北庭丸」方劑中加入「沒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劑中若有因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腰膝痠痛等,沒藥可以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緩解疼痛症狀。
  2. 促進傷口癒合: 沒藥還具有生肌斂瘡的功效,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外傷、潰瘍等疾病,沒藥可以幫助傷口更快癒合,恢復健康。

神聖北庭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木香性溫,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方劑中可能因其他藥材造成脾胃氣滯、脘腹脹痛等症狀,木香能疏理氣機,緩解疼痛。
  2. 燥濕止瀉:木香亦有燥濕止瀉之效,可治療因脾虛濕困所致的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若方劑針對的是脾胃虛寒、濕氣較重引起的腹瀉,則加入木香有助於祛除濕氣,固澀止瀉。

總之,木香在神聖北庭丸中,主要發揮行氣止痛、燥濕止瀉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相關病症。

神聖北庭丸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補血活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神聖北庭丸多用於治療血虛、血瘀所致的疾病,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月經不調、痛經等,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可改善這些症狀。
  2. 潤腸通便:當歸還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改善因血虛或血瘀引起的便祕症狀。神聖北庭丸中加入當歸,可以促進腸道蠕動,有助於排便通暢。

中藥方劑[同氣散]的組成中包含[硼砂],主要是因為硼砂具有清熱解毒、燥濕的作用。硼砂含有的硼酸能夠有效清除體內濕熱,改善因濕熱引起的症狀。在[同氣散]中,硼砂的加入可以加強方劑對於濕熱病症的治療效果,幫助清除體內毒素,提升健康狀況。

「神聖北庭丸」方劑中加入「莪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莪朮性溫,味辛苦,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氣血瘀滯、經絡阻滯所致的疼痛,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莪朮可有效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2. 健脾消食,理氣止痛: 莪朮亦能健脾消食,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痛等症狀,莪朮可促進消化,理氣止痛,改善脾胃功能。

總而言之,莪朮在「神聖北庭丸」方劑中,通過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以及健脾消食、理氣止痛等功效,發揮其治療作用。

「神聖北庭丸」方劑中包含「巴豆」,原因如下:

  1. 瀉下通便: 巴豆性峻烈,為瀉下藥中的「峻下藥」,能強力刺激腸道蠕動,促進糞便排出,對於便祕、腹脹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攻邪逐瘀: 巴豆具有破積消癥、攻毒殺蟲的功效,對於積聚於腸道的瘀血、痰飲、積滯等病邪,具有較強的驅逐作用。

然而,巴豆毒性較強,需慎用,一般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不可自行使用,避免造成不良反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聖北庭丸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婦人長期血氣瘀滯,導致心腹刺痛難忍,或多方治療無效者;亦適用於男子血氣不通之證,以及急症喉閉(喉部腫痛閉塞)。其功效核心在於「破血行氣、消積止痛」,尤其針對頑固性血瘀氣滯之痛證,並可外治喉閉急症,展現內外兼治之效。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本方以攻邪為主,結合活血、行氣、瀉下之藥,層次分明:

  1. 峻下逐瘀

    • 北庭(硇砂):辛鹹熱毒,破血消積、軟堅散結,擅攻頑痰死血。
    • 巴豆:辛熱大毒,瀉寒積、逐痰癖,與硇砂配伍峻猛開通,破除深層瘀滯。
      此二藥為君,以醋煮膏減緩毒性,集中攻勢。
  2. 活血行氣

    • 沒藥:苦平,散瘀定痛,助硇砂活血。
    • 莪朮:辛溫破血行氣,消積止痛,針對氣血互結。
    • 當歸:甘溫,補血活血,緩和峻藥之烈性,防攻伐過度。
      此組為臣,調氣血而不留瘀。
  3. 理氣消痰

    • 木香:辛溫,行氣止痛,助氣機流通。
    • 芫花:辛苦溫有毒,瀉水逐痰,配合巴豆開泄痰濕。
      此組為佐,氣行則血行,痰消則瘀散。

三、治療原理

  1. 內服

    • 以醋、酒送服,增強活血散瘀之效。酒助藥勢上行,醋軟堅止痛。
    • 全方先破血攻積,後行氣調血,標本兼顧,適合「血瘀爲主、氣滯痰阻爲輔」之實證。
  2. 外治喉閉

    • 辛熱劇毒之氣熏鼻,開竅逐痰,取「陽毒攻邪」之理,速通氣道壅塞。

四、組方特點

  • 攻補兼施:當歸緩衝峻藥,防正氣耗損。
  • 動靜結合:莪朮、木香行氣動血,沒藥、當歸穩固血分。
  • 多途徑給藥:內服外嗅,針對急慢之證靈活運用。

此方體現「以通爲用」的治痛思維,透過峻藥配合理氣活血,強力打通氣血痰瘀互結之病理狀態。

傳統服藥法


北庭(去砂石,研)1分,沒藥1分,木香1分,當歸1分,芫花半兩,莪朮半兩,巴豆(去皮膜心)40粒。
上先研北亭、沒藥、巴豆如粉,用好米醋3升同煮為稀膏,然後將余四味為細末,入於膏內搜合成塊,用新瓦盒盛之,丸如綠豆大。
每服5丸,臨時加減丸數,用酒、醋各半盞煎數沸,通口服。不得嚼破,仍須吃盡酒、醋,立愈。或男子血氣,亦依前方服食;如急喉閉者,男左女右,以1丸鼻中嗅之立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活血化瘀、通經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神聖北庭丸, 出處:《婦人良方》卷七引《靈苑方》。 組成:北庭(去砂石,研)1分,沒藥1分,木香1分,當歸1分,芫花半兩,莪朮半兩,巴豆(去皮膜心)40粒。 主治:婦人積年血氣,攻刺心腹疼痛不可忍者,及多方醫療未癒;或治男子血氣;急喉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