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補血活血,改善脾胃功能: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夠改善氣血運行,促進脾胃氣血流通,增強脾胃消化吸收功能,進而改善濕邪困脾所致的腹脹、食慾不振等症狀。
- 兼顧整體氣血運行: 健脾勝濕湯主要針對脾虛濕困,而當歸的補血活血作用能夠改善整體氣血運行,促進身體氣血的正常運行,為脾胃運化提供更好的支持,有助於脾胃功能的恢復。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補氣健脾: 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健脾益胃的功效。濕邪傷脾,脾氣虛弱,則易導致脾失健運,水濕停聚。黃耆能補脾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根本上解決濕邪停滯的問題。
- 升陽舉陷: 黃耆具升陽舉陷之效,能提升陽氣,使脾陽上升,驅散下焦濕氣,防止濕氣下注。濕氣重者,常伴有身體沉重、肢體睏倦等症狀,黃耆能提升陽氣,改善這些症狀,使人精神振奮。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地膚子,主要基於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
地膚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能利水滲濕,祛除體內濕熱,並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癢。對於脾虛濕困,水濕停滯,出現四肢沉重、小便不利、腹脹、濕疹等症狀,地膚子可有效改善。
此外,地膚子還能清熱解毒,對濕熱所致的皮膚病、瘡瘍等也具有一定療效。因此,在健脾勝濕湯中加入地膚子,可增強其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更好地治療脾虛濕困的疾病。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茵陳蒿,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清熱利濕:茵陳蒿性寒,味苦,具有清熱利濕之效。對於脾胃濕熱所致的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口苦口粘、小便短赤等症狀,茵陳蒿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二、疏肝利膽:茵陳蒿亦可疏肝利膽,對於濕熱阻滯肝膽引起的脅肋脹痛、黃疸等症狀,茵陳蒿亦有較好的療效。
因此,健脾勝濕湯中加入茵陳蒿,可有效清熱利濕、疏肝利膽,達到健脾祛濕的目的。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脾虛濕盛常伴有濕熱蘊結,黃柏可清熱利濕,消除濕熱之邪,輔助健脾祛濕。
- 降火除煩: 黃柏入心、腎經,可降心火、除煩熱,對於濕熱蘊結引起的煩躁不安、口苦口乾等症狀有緩解作用。
綜上,黃柏的加入可以清熱燥濕、降火除煩,協同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達到健脾勝濕、消除濕熱的功效。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沙苑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利水滲濕:沙苑子性甘平,入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能促進體內濕氣排出,改善脾虛濕困所致的腹脹、便溏等症狀。
- 補腎壯陽:沙苑子同時具有補腎壯陽之效,能增強腎氣,改善脾腎兩虛,進一步提升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更有效地消除濕邪。
因此,沙苑子在健脾勝濕湯中起到利水滲濕、補腎壯陽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整體提升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濕邪困脾的病症。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防風,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散風邪,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祛風解表、止痛止癢的功效。濕邪阻滯經絡,常會導致肢體痠痛、皮膚瘙癢等症狀。防風能疏散風邪,解除濕邪對經絡的阻滯,從而達到止痛止癢的效果。
-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 健脾勝濕湯中其他藥物,如白朮、茯苓等,主要功效為健脾利濕。防風配合這些藥物,可以更好地疏散風邪,加強健脾利濕的效果,使藥效更加顯著。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暑: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暑、瀉火除煩的功效。濕熱之邪易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調,出現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石膏能清熱解暑,消除濕熱對脾胃的損傷,有利於脾胃功能恢復。
- 止渴生津: 石膏能滋陰生津,潤燥止渴。濕熱內蘊可導致津液虧損,出現口渴、尿少等症狀。石膏能生津止渴,補充津液,緩解濕熱所致的津液不足。
因此,健脾勝濕湯中加入石膏,能有效清熱解暑、止渴生津,輔助健脾利濕,達到治療濕熱內蘊、脾胃失調的目的。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化痰: 川貝母味甘微苦,性寒,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之效。健脾勝濕湯多用於脾虛濕困、痰濕壅阻,川貝母可清熱化痰,幫助脾胃運化,利濕化濁。
- 潤肺止咳: 濕邪困脾,易導致肺氣不宣,出現咳嗽、痰多等症狀。川貝母潤肺止咳,可緩解濕邪對肺部的影響,提升療效。
綜上,川貝母的加入,既可清熱化痰,又可潤肺止咳,有效提升健脾勝濕湯的療效。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性溫,歸脾、胃經,具有燥濕化痰、健脾和胃的功效。濕邪困脾,可致脾失健運,出現食慾不振、腹脹便溏等症。蒼朮能燥溼祛痰,健脾化溼,改善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治療脾虛溼盛的目的。
- 升清降濁:蒼朮還具有升清降濁之效。溼邪下注,易導致濁氣上泛,出現頭重昏沉、痰多咳嗽等症。蒼朮能升脾陽,使脾胃之氣上升,從而使濁氣下降,改善溼邪上泛的症狀。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白芷,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芳香化濕: 白芷性溫,味辛,入肺、胃經,具有芳香化濕、解表散寒的功效。濕邪阻滯脾胃,易導致脾虛不運,而白芷的芳香之氣可解濕邪,促進脾胃運化,利於水濕代謝。
- 通竅止痛: 白芷亦有通竅止痛之效。濕邪侵襲,可導致頭面部脹痛、鼻塞等症狀,而白芷可疏通經絡,祛除濕邪,緩解頭面部疼痛。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五加皮,主要源於其 補脾益氣 和 祛風濕 的功效。
五加皮性溫,味辛甘,入脾、腎經,能補益脾腎之氣,增強脾胃運化水濕的能力,從而改善濕邪困脾所致的脾虛濕困症狀。此外,五加皮亦具祛風濕之效,可有效緩解因濕邪入侵引起的關節疼痛、肢體沉重等症狀。
因此,五加皮在健脾勝濕湯中,不僅能補益脾氣,更能促進水濕代謝,達到健脾祛濕、改善濕邪困脾症狀的效果。
健脾勝濕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副作用的作用。健脾勝濕湯中藥材種類繁多,性味各異,加入甘草可以使藥性更加協調,避免藥物相互沖突,達到更好的療效。
2. 補益脾氣: 甘草入脾經,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虛之症的作用。健脾勝濕湯主要針對脾虛濕盛所致的症狀,甘草的補脾作用可以加強藥效,提升整體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健脾勝濕湯 」介紹
中藥方劑「 健脾勝濕湯 」主要成分有:當歸、黃耆、地膚子、茵陳蒿、黃柏、沙苑子、防風、石膏、川貝母、蒼朮、白芷、五加皮、甘草。此方劑具有清熱利濕、補氣固表、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倒睫拳毛症(眼瞼內翻倒睫)。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地膚子:清熱利尿、滲濕除濕、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癢、活絡止痛和利水消腫。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
黃柏: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
沙苑子: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石膏: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五加皮: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總結
中藥方劑「 健脾勝濕湯 」具有清熱利濕、補氣固表、健脾益氣、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等功效,主治倒睫拳毛症(眼瞼內翻倒睫)。此方劑組成多樣,藥性平和,配伍合理,具有較好的療效。在使用時應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當歸4錢,黃耆8錢,地膚子3錢(炒),茵陳3錢,黃柏3錢,蒺藜3錢(炒),荊子3錢,防風2錢,生石膏6錢,大貝3錢,蒼朮3錢炒,白芷2錢,五加皮3錢,甘草1錢。
水煎服。
倒睫拳毛 余江尹某某,女,素患目疾,不避風沙,不忌酸辣,久則酸澀流淚,睫毛即倒,一九五八年來我院就診。按其脈,他脈皆平,惟太陰細數。此是脾蘊濕熱,上衝於腦,以致倒睫,刺激目珠,而生翳膜。先將攢竹、魚腰略刺,內服健脾勝濕湯,七劑而輕;又加細辛二錢,川芎三錢,連服十餘劑而痊癒。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健脾勝濕湯是一張中醫方劑,患者在使用前應該先諮詢醫生,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健脾勝濕湯,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當歸4錢,黃耆8錢,地膚子3錢(炒),茵陳3錢,黃柏3錢,蒺藜3錢(炒),荊子3錢,防風2錢,生石膏6錢,大貝3錢,蒼朮3錢炒,白芷2錢,五加皮3錢,甘草1錢。 主治:倒睫拳毛症(眼瞼內翻倒睫)。兩眼赤酸,怕日羞明,上下眼皮弦緊皮松,倒睫拳毛刺激眼球,發生白膜,熱淚常流。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