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玉案》卷六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8%
肺經 17%
脾經 16%
肝經 9%
大腸經 9%
心經 6%
膽經 6%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心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平安飲

組成

半夏、川貝母、橘紅、柴胡、黃芩、草果、白朮、枳殼

整體功效

熱化痰,止嘔。

主治

小兒痰瘧,來時作嘔。

本方由半夏、川貝母、橘紅、柴胡、黃芩、草果、白朮、枳殼組成,具有清熱化痰、止嘔的功效。臨床上常用於治療小兒痰瘧,來時作嘔的症狀。

文獻參考

  1.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平安飲,治小兒痰瘧,來時作嘔。方用半夏、川貝母、橘紅、柴胡、黃芩、草果、白朮、枳殼,各等分,為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2. 中醫方劑學》第十八章:「平安飲,清熱化痰,止嘔。主治小兒痰瘧,來時作嘔。」

傳統服藥法

半夏7分,貝母7分,橘紅7分,柴胡7分,黃芩5分,草果5分,白朮5分,枳殼5分。
加生薑3片,不拘時候熱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半夏、川貝母、橘紅、柴胡、黃芩、草果、白朮、枳殼均具有清熱化痰、止嘔的功效。其中,半夏、川貝母、橘紅、柴胡、黃芩具有清熱化痰的作用;草果、白朮具有止嘔的作用;枳殼具有行氣化痰的作用。本方合用,共奏清熱化痰、止嘔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化痰、止嘔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瘧疾
嘔吐
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平安飲, 出處:《玉案》卷六。 組成:半夏7分,貝母7分,橘紅7分,柴胡7分,黃芩5分,草果5分,白朮5分,枳殼5分。 主治:小兒痰瘧,來時作嘔。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清脾飲

相似度 66%

兒瘧飲

相似度 66%

枳殼飲子

相似度 61%

柴胡六君子湯

相似度 58%

加減平陽湯

相似度 58%

青皮湯

相似度 58%

清室湯

相似度 57%

清痰湯

相似度 55%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