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調氣暖宮丸是一種以調理氣血、溫暖宮腔為主要功效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當歸這一重要成分。當歸被譽為“補血之王”,其主要作用在於促進血液循環和調節月經。當歸富含揮發油、醣類及多種氨基酸,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和滋養效果,適合用於女性生理調理。
在調氣暖宮丸中,當歸的加入可以有效改善女性因氣血不足導致的痛經、月經不規則等問題。當歸能夠溫陽,促進子宮血液循環,從而達到舒緩疼痛、提高生理適應能力的目的。此外,當歸的性溫、味甘,能夠與其他成分協同作用,加強整體方劑的功能,調和體質,增強抵抗力。因此,當歸在調氣暖宮丸中的存在,不僅有助於氣血調理,更是提升方劑療效不可或缺的關鍵成分。
調氣暖宮丸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改善女性的生理狀況。其組成中包含川芎,是因為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調理氣血的功效。在女性生理週期中,氣血的平衡對於月經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川芎的特殊性質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子宮內的血液供應,從而有助於緩解痛經及其他經期不適的症狀。此外,川芎還能增強身體的整體能量,對於因為氣虛而導致的宮寒或月經不調等情況具有良好的調理作用。因此,將川芎納入調氣暖宮丸的配方中,能有效提升藥方的療效,幫助女性在渾身乏力和寒冷感中恢復活力,維持內部的和諧正是此方劑的重要意義。這不僅體現了中醫學對於陰陽平衡的重視,也反映了中藥在調理身體方面的深厚智慧。
調氣暖宮丸中加入肉桂,主要原因有二:
- 溫經散寒,活血止痛: 肉桂性熱,入心、肝、腎經,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對於宮寒、痛經等因寒凝血瘀導致的症狀有顯著療效。
- 助陽補腎,溫暖子宮: 肉桂具有補腎陽的功效,能促進腎氣生髮,溫暖子宮,改善因腎陽不足引起的宮寒、不孕等問題。
因此,肉桂在調氣暖宮丸中起到溫經散寒、活血止痛和補腎助陽的作用,是治療宮寒、痛經等症的關鍵藥物。
調氣暖宮丸中加入白芍,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養血柔肝,緩解痛經: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解疼痛的作用,能滋陰養血,調節肝氣,舒緩經期疼痛,改善血瘀引起的痛經。
- 和脾健胃,促進吸收:白芍兼具和脾健胃之效,能促進脾胃運化,增強消化吸收功能,使藥效更易被人體吸收利用,達到更好的調理效果。
調氣暖宮丸中加入香附,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解鬱,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其具有行氣解鬱、調經止痛的作用。婦女若因肝氣鬱結導致經期不順、小腹疼痛、乳房脹痛等症狀,香附可以疏解肝鬱,使氣血流通,從而緩解疼痛。
- 溫腎暖宮,調和氣血: 香附同時具有溫腎暖宮的作用,對於寒凝血瘀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它能溫煦胞宮,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宮寒體質,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調經止痛的效果。
調氣暖宮丸是一種重要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艾葉,這是由於艾葉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艾葉,亦稱為艾草,不僅具有溫暖的特性,還能夠促進氣血循環。這使得它成為調理婦女月經不調、腹部寒冷等症狀的理想選擇。艾葉中的揮發油含有抗菌、抗炎的成分,能有效改善子宮的環境,促進宮內血液的運行。此外,艾葉的溫經作用,能夠驅散體內的寒邪,從而達到舒緩經痛的效果。在調氣暖宮丸中,艾葉的作用不僅在於溫暖宮腔,還能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協同調整氣血,改善整體的生理狀態。因此,艾葉的添加使調氣暖宮丸在治療術後恢復、妊娠調理及保健方面具有顯著的效果,深受中醫師與患者的重視。
「調氣暖宮丸」中加入阿膠,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補血滋陰:阿膠具有補血滋陰之功效,可改善女性因氣血不足而導致的宮寒、痛經、月經不調等問題。阿膠能滋養血脈,促進血液循環,溫暖子宮,達到暖宮的效果。
2. 固衝安胎:阿膠能固衝安胎,對於孕婦因氣血虛弱而導致的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等情況有緩解作用。阿膠可補益氣血,穩定胎兒,防止流產。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調氣暖宮丸」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宮冷不孕」,即因寒氣凝滯胞宮,導致氣血運行不暢、沖任失調而難以受孕。古代醫家認為,胞宮虛寒會使經血凝滯、月經不調,甚則影響胎孕。此方以溫經暖宮、調理氣血為主,改善寒凝血瘀、氣機鬱滯所致的不孕問題。
二、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分析
溫經散寒:
- 肉桂:辛甘大熱,直入下焦,溫補命門之火,驅散胞宮寒氣,為暖宮之主藥。
- 艾葉(醋炒):苦辛溫,擅長溫經止血、散寒調經,醋炒後增強其入肝經、調沖任之效。
養血和血:
- 當歸(酒洗):補血活血,酒洗後增強其溫通之力,調理沖任氣血。
- 川芎:辛溫行氣活血,與當歸配伍(當歸補血、川芎行血),促進胞宮氣血流通。
- 白芍(煨):養血斂陰、柔肝止痛,煨製後減其寒性,更適合虛寒體質。
理氣調經:
- 香附:疏肝解鬱、調理氣機,為「氣病之總司」,能解肝鬱、暢沖任,助氣血運行。
補血固沖:
- 阿膠(蛤粉炒成珠):滋陰補血、止血安胎,蛤粉炒後增強其健脾固攝之性,適用於血虛夾寒的經血不調。
2. 方劑配伍邏輯
- 溫補結合:以肉桂、艾葉溫宮散寒,搭配當歸、川芎、白芍養血和血,既祛寒邪,又補血虛,標本兼顧。
- 氣血同治:香附疏肝理氣,川芎活血行氣,使氣行則血行,破除寒凝血滯;阿膠、白芍滋陰養血,防止溫燥耗血。
- 劑型設計:醋糊為丸,醋能引藥入肝經(肝主沖任),增強調經作用;米湯送服,顧護脾胃,助藥力吸收。
3.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針對「寒凝氣滯血瘀」之不孕症,透過:
- 暖宮散寒:肉桂、艾葉直接溫煦下焦,化解胞宮寒凝。
- 活血調經:當歸、川芎、白芍改善血虛血瘀,促使月經周期恢復正常。
- 疏肝解鬱:香附理氣,解除肝鬱氣滯,間接調節沖任氣血。
- 固沖養血:阿膠補血止血,穩定經血,為受孕營造適宜環境。
總體而言,此方通過溫通、養血、理氣三法並行,使胞宮得暖、氣血得調,從而改善「宮冷不孕」之病機。
傳統服藥法
當歸(酒洗)2錢,川芎2錢,肉桂2錢,白芍藥(煨)4兩,香附4兩,艾葉(醋炒)4兩,阿膠(蛤粉炒成珠)4兩。
上為末,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食前米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調氣暖宮丸有溫熱的性質,陰虛火旺、月經量多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調氣暖宮丸, 出處:《濟陰綱目》卷六。 組成:當歸(酒洗)2錢,川芎2錢,肉桂2錢,白芍藥(煨)4兩,香附4兩,艾葉(醋炒)4兩,阿膠(蛤粉炒成珠)4兩。 主治:宮冷不孕。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