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眼科臨症筆記》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胃經 16%
肺經 16%
心經 11%
腎經 7%
膽經 7%
大腸經 5%
心包經 5%
膀胱經 4%
脾經 3%
肝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膀胱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7

主治功效

平肝上清丸

整體功效: 清肝明目,平肝降火。

主治: 偃月障症,兩眼不疼不紅,視物昏蒙;風輪上邊一條白膜,如彎月然,緩緩下垂。

偃月障症,又稱為白膜障,是一種眼科疾病。患者的兩眼不疼不紅,視物昏蒙,風輪上邊有一條白膜,如彎月然,緩緩下垂。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三:“平肝上清丸,治肝火上炎,目生白膜,如偃月然,緩緩下垂,兩目不疼不紅,視物昏蒙。”
  • 中醫方劑學》:“平肝上清丸,清肝明目,平肝降火。主治肝火上炎,目生白膜,如偃月然,緩緩下垂,兩目不疼不紅,視物昏蒙。”

傳統服藥法

知母肉2兩,生石膏1兩,黃連8錢,黃芩8錢,石斛5錢,薄荷4錢,茺蔚子1兩半,車前子8錢(炒),蔓荊子6錢,青葙子5錢,夏枯草7錢,甘草3錢。
上為細末,水打為丸。
每服3錢,日2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知母、石膏、黃連、黃芩、石斛、薄荷、茺蔚子、車前子、蔓荊子、青葙子、夏枯草、甘草等十三味中藥組成。其中,知母、石膏、黃連、黃芩、石斛清熱瀉火;薄荷、茺蔚子、車前子、蔓荊子、青葙子、夏枯草疏風清熱明目;甘草緩急和中。諸藥合用,共奏清肝明目,平肝降火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平肝上清丸, 出處:《眼科臨症筆記》。 組成:知母肉2兩,生石膏1兩,黃連8錢,黃芩8錢,石斛5錢,薄荷4錢,茺蔚子1兩半,車前子8錢(炒),蔓荊子6錢,青葙子5錢,夏枯草7錢,甘草3錢。 主治:偃月障症,兩眼不疼不紅,視物昏蒙;風輪上邊一條白膜,如彎月然,緩緩下垂。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平陽清裏湯

相似度 58%

黃連石膏湯

相似度 58%

白虎解毒湯

相似度 52%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