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丸

XIAO DO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七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5%
脾經 25%
心經 12%
小腸經 12%
肝經 12%
大腸經 12%
腎經
脾經
心經
小腸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小豆丸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一、利水消腫:赤小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效。其能利水滲濕,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改善水腫現象。

二、清熱解毒:赤小豆亦能清熱解毒,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瘡瘍腫毒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在小豆丸中,赤小豆可輔助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作用,減輕病症。

小豆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濕熱引起的各類疾病。其組成中包含硫磺,這是因為硫磺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能夠有效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硫磺在中藥中被視為一種重要的輔助藥材,能加強方劑的療效,特別是在處理因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癬、膿皰等方面表現突出。它對熱毒的解除和濕氣的排除有良好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減輕炎症。此方劑中的其他成分如小豆、黑豆等也能增強利尿和健脾作用,而硫磺則是提升整體方劑功效的關鍵。在中醫理論中,硫磺與小豆的組合可以更好地協同作用,達到調和陰陽、平衡體內外環境的效果,因此被納入此方。這樣的配伍不僅彰顯了中藥材的相生相剋,也體現了中醫整體調理的特色。

小豆丸中含有附子,乃因附子性溫熱,能回陽救逆,溫經散寒。小豆丸主治陽氣虛衰,寒凝血瘀所致的陽痿、宮寒、四肢厥冷等症。附子於方中起着溫陽散寒,回補陽氣的關鍵作用,以助小豆等藥材發揮其補腎壯陽、溫經散寒之效。附子性猛烈,需謹慎使用,宜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小豆丸 」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硫磺

硫磺為傳統中藥,性溫、味辛,歸肝、腎、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之功。中醫常用硫磺治療各種感染性疾病,如癰疽、疔瘡、瘡瘍、痢疾等,以及某些皮膚病,如濕疹、疥瘡等。此外,硫磺還能治療蟯蟲病,並有補陽散寒之效,可治療陰毒面色青、四肢逆冷、心躁腹痛、脾虛下白、脾胃虛冷等症。

赤小豆

中藥赤小豆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健脾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可治療水腫、腳氣、瘡瘍腫毒、丹毒、溫病初起、熱勢甚盛、如狂亂發斑等症狀。

主治功效

腸道感染引起的中毒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 小豆丸 」由赤小豆、硫磺、附子三味藥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殺蟲止癢、補陽散寒、溫肺化痰、平喘止咳、通絡散結、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健脾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等功效,可治療腸道感染引起的中毒症狀。

傳統服藥法


赤小豆1兩,好硫黃1兩,附子(生用)半錢。
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心醋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豆丸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小豆丸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小豆丸,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赤小豆1兩,好硫黃1兩,附子(生用)半錢。 主治:腸風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