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覆杯湯
FU BE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卷十(注文)引《範汪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熱 (3.83)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覆杯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其發汗解表之效。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散寒、發汗解表、平喘止咳之功效。覆杯湯為發汗解表之劑,用於治療外感風寒,症見惡寒發熱、頭痛鼻塞、無汗等。麻黃在此方中起著溫陽散寒,發汗解表的作用,以助於驅散外邪,恢復機體正氣。此外,麻黃還能宣肺利氣,有助於緩解鼻塞、咳嗽等症狀,使患者病情得到較快改善。
覆杯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覆杯湯為清熱解毒之劑,藥性較偏寒涼。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性過於寒涼之效,避免藥物過於寒涼傷脾胃,使藥性更加平和,更利於患者接受。
- 增強藥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物的藥效,例如,甘草可增強黃芩的清熱解毒之效,以及大黃的瀉下通便之效,使藥物療效更佳,更快達到治療效果。
覆杯湯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覆杯湯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寒,症狀表現為腹痛、腹脹、食慾不振、嘔吐等。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的功效,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上述症狀。
- 配合其他藥材:覆杯湯中常配伍其他藥材,如附子、肉桂等,共同起到溫陽散寒的作用。乾薑與這些藥材相配伍,可增強溫中散寒的效果,使藥效更加協調。
覆杯湯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經散寒: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通陽化氣之效。覆杯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於肌表,出現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脈浮緊等症狀。桂枝溫經散寒,可驅散寒邪,使陽氣運行通暢,達到發汗解表的作用。
2. 調和營衛:桂枝還具有調和營衛之功。覆杯湯中常配伍其他藥物,如麻黃、白芍等,共同發揮溫經散寒、調和營衛的功效,促進氣血運行,使寒邪得以驅散,身體恢復健康。
覆杯湯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 清熱化痰:川貝母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潤肺、化痰止咳的功效。覆杯湯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痰多咳嗽等症,而川貝母可以清熱化痰,使痰液易於排出,緩解咳嗽症狀。
- 宣肺止咳:川貝母能宣肺通竅,使肺氣通暢,進而止咳。覆杯湯中其他藥物如桑葉、杏仁等,也具有宣肺止咳的作用,川貝母與之配合,可以加強宣肺止咳之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覆杯湯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覆杯湯主治「上氣。呼吸牽繩,肩息欲死。」意指患者呼吸困難急促(上氣),氣息粗重如拉繩般緊迫,伴隨肩膀劇烈起伏(肩息),屬嚴重的氣逆喘促證候。此證多因外邪束肺、痰壅氣滯,或體內風熱未清、正氣虛弱,導致肺氣宣降失常,甚則痰瘀互結,引發喘息危候。
方劑組成與邏輯推理
藥物組成與劑量
麻黃(四兩,去節):
- 性溫辛散,為肺經要藥,善開宣肺氣、發汗解表,主治風寒外束之喘逆。
- 重用四兩,取其峻猛之力通暢肺絡,緩解氣道痙攣。
乾薑(二兩):
- 溫中散寒,助麻黃辛散外邪,兼化痰飲,針對「腹脹堅如石」之寒凝痰滯。
桂心(二兩):
- 溫陽化氣,通血脈,與麻黃協同強化氣血運行,解決「四肢腫、游走無定」之氣滯水停。
貝母(二兩):
- 清熱化痰、開鬱散結,針對「石熱未除」之痰熱鬱肺,緩解痰阻氣逆。
炙甘草(二兩):
- 調和諸藥,緩麻黃、乾薑之燥烈,益氣和中以防傷正。
加減化裁
若兼「風熱未清、藥石傷胃」致腹脹肢腫、吐逆上氣者,加杏仁二兩:
- 杏仁:降肺氣、潤腸通便,助麻黃宣降相因,調暢氣機,改善「小便不通、吐逆不食」。
全方治療原理
宣肺散邪:
- 麻黃配乾薑、桂心,辛溫發散風寒,開閉解鬱,直擊「呼吸牽繩」之肺氣壅塞。
溫化痰飲:
- 乾薑、貝母合用,一溫一清,化解寒痰鬱熱,針對「石熱傷胃、腹脹如石」之痰瘀交阻。
調氣行水:
- 桂心通陽化氣,配合麻黃宣肺行水,改善「四肢腫、游走無定」之氣滯水停。
降逆和中:
- 炙甘草、杏仁(加減)調和胃氣,降逆止嘔,緩解「吐逆變吵」之胃氣上沖。
綜論
覆杯湯以麻黃為君,配伍溫化痰飲、通陽行氣之品,適用於外寒內飲、痰熱膠結之重症喘逆。其加減法「杏仁」更強化了肺氣肅降之功,體現「急則治標」之法,針對氣機逆亂、痰瘀交阻之危候,通過宣通、溫化、降逆之多靶點作用,迅速緩解呼吸窘迫。
傳統服藥法
麻黃4兩(去節),甘草(炙)2兩,乾薑2兩,桂心2兩,貝母2兩。
上切。
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次服。
忌海藻、生菜、菘菜。
上氣有人先有風患,兼有石熱,取冷當風,飲酒,房室體虛,未春因天行病,至夏中愈,尚虛,有風熱未除,兼藥石勢過,傷於胃氣,因腹脹堅如石,氣息不利,因自下後變四肢腫,游走無定,小便不通,積服利藥,忽吐逆不下食,變吵,至掣動百脈,狀如噓啼,積日乃變上氣,服此方加杏仁二兩,與兩劑,上氣得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適合外感風寒、肺氣不宣所致的上氣、呼吸牽繩、肩息欲死等症狀。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陽。
- 本方有發汗解表的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出汗、口乾舌燥等症狀,若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覆杯湯, 出處:《外台》卷十(注文)引《範汪方》。 組成:麻黃4兩(去節),甘草(炙)2兩,乾薑2兩,桂心2兩,貝母2兩。 主治:上氣。呼吸牽繩,肩息欲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