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肺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2%
肝經 8%
大腸經 8%
小腸經 4%
膀胱經 4%
腎經 4%
膽經 4%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秘傳加減滲濕

整體功效: 燥濕化痰,利水消腫。

主治: 內傷飲食生冷,外受山嵐露雨,水土之氣,而致中濕,脈沉細。

本方由蒼朮、厚朴、陳皮、茯苓、半夏、黃連、燈心草組成,具有燥濕化痰、利水消腫的功效,適用於內傷飲食生冷,外受山嵐露雨,水土之氣,而致中濕,脈沉細的患者。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蒼朮、厚朴、陳皮、茯苓、半夏、黃連、燈心。
內濕,食下嘔吐,腹中脹滿,小便短赤,加山、枳實、黃連、炒蘿蔔子;外濕,身體腫痛,寒熱往來,小便短赤,加羌活、木通、黃芩;小便不利,加豬苓,澤瀉;濕熱發黃,如盦相似,加茵陳
上細切。
作1服,用水2盞,加生薑3片,大棗1枚,煎1盞,去滓,納鹽2字服。

方劑組成解釋

  • 蒼朮:燥濕健脾,利水消腫。
  • 厚朴:燥濕化痰,行氣寬中。
  • 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和胃。
  • 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
  • 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燈心草:清熱利尿,通淋止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燥濕化痰、利水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津。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口乾、便秘、尿黃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傳加減滲濕湯, 出處:《松崖醫徑》卷下。 組成:蒼朮、厚朴、陳皮、茯苓、半夏、黃連、燈心。 主治:內傷飲食生冷,外受山嵐露雨,水土之氣,而致中濕,脈沉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芩連平胃散

相似度 76%

半苓平胃散

相似度 76%

蒼連丸

相似度 76%

蒼半苓陳湯

相似度 72%

蒼朴二陳湯

相似度 71%

梔連正氣散

相似度 70%

黃連二陳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