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腎脫鉗丸中加入澤瀉,主要是利用其利水滲濕、清熱降火的作用,來達到消腫止痛、利尿排石的效果。
澤瀉味甘淡性寒,入膀胱、腎經,擅長於利水滲濕、清熱降火,對於因濕熱內蘊、膀胱氣化不利所導致的尿路感染、尿路結石、水腫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在消腎脫鉗丸中,澤瀉與其他藥材相配伍,共同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幫助患者排出腎結石,減輕疼痛,達到治療效果。
消腎脫鉗丸中加入豬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滲濕:豬苓性平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之功,能有效清除體內濕熱,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消腎脫鉗丸主治腎虛水腫,豬苓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除水腫,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本之效。
- 清熱解毒:豬苓亦具清熱解毒之功,能緩解因濕熱蘊結而導致的發熱、口渴、煩躁等症狀。消腎脫鉗丸中加入豬苓,可有效降低體內濕熱,達到清熱解毒之效,並減輕腎臟負擔,促進其恢復功能。
消腎脫鉗丸中包含白朮,主要原因在於白朮具有以下作用:
- 健脾燥濕:白朮能補脾氣、燥脾濕,對於腎虛導致的脾虛濕困,水腫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固腎止瀉:白朮能固腎氣,收斂止瀉,對於腎虛導致的遺精、早泄等症狀,以及腎虛引起的脾腎不固,導致的腹瀉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白朮在消腎脫鉗丸中,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健脾固腎、燥濕止瀉的功效,達到治療腎虛病症的目的。
消腎脫鉗丸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通淋: 木通性寒味甘,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因濕熱下注所致的尿路感染、小便不利、淋漓不盡等症狀,木通能有效改善。
2. 行氣止痛: 木通亦有行氣止痛之效,對於腎虛所致的腰膝痠痛、小腹疼痛等症狀,能起到緩解作用。
綜上所述,消腎脫鉗丸中加入木通,旨在發揮其利水通淋、行氣止痛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腎虛、濕熱下注所致的泌尿系統疾病的目的。
消腎脫鉗丸中加入青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青皮味苦辛,性微溫,入肝、脾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之功效。消腎脫鉗丸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小便不利等症,而肝氣鬱結則會加重腎虛症狀。青皮疏肝理氣,可緩解肝氣鬱結,有助於腎虛症狀的改善。
- 消食導滯,助消化: 青皮還具有消食導滯的功效,可促進脾胃消化功能,有助於改善食慾不振、腹脹等症狀。消腎脫鉗丸中可能加入青皮,也考慮到脾胃虛弱,消化功能下降,需要加入青皮來促進消化,幫助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
消腎脫鉗丸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燥濕的功效。藥理研究表明,木香能促進胃腸蠕動,緩解痙攣,有助於緩解腎氣虛弱、氣滯血瘀引起的疼痛。
- 燥濕健脾:消腎脫鉗丸主要針對腎虛水腫、濕熱下注所致的疼痛,而木香的燥濕健脾之效,能有效去除脾胃濕氣,使脾胃功能健運,進而幫助腎氣的恢復,達到整體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木香在消腎脫鉗丸中起到行氣止痛、燥濕健脾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療效,達到治療腎虛水腫、濕熱下注所致疼痛的功效。
消腎脫鉗丸中加入陳皮,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行氣化痰: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功效。消腎脫鉗丸主治腎虛水腫,而水濕停滯往往伴隨氣滯痰阻,陳皮可疏通氣機,化解痰濕,促進水液代謝,利於腎虛水腫的消除。
2. 調和藥性: 方中其他藥物多偏寒涼,陳皮性溫,可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品傷脾胃,使藥效更平和、更易被人體吸收。
消腎脫鉗丸中加入川楝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疏肝理氣,行氣止痛: 川楝子味苦性寒,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因肝氣鬱結、氣滯血瘀導致的腎虛、睪丸下垂、精索鬆弛等症狀,川楝子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症狀。
- 殺蟲消積,降火解毒: 川楝子亦有殺蟲消積、降火解毒的功效。對於因蟲積或濕熱導致的腎虛、睪丸下垂等,川楝子能起到殺蟲消積、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去除病邪,促進康復。
因此,消腎脫鉗丸中加入川楝子,能夠綜合發揮其疏肝理氣、行氣止痛、殺蟲消積、降火解毒等作用,有效改善腎虛、睪丸下垂、精索鬆弛等症狀。
消腎脫鉗丸中加入胡蘆巴,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溫腎壯陽,祛寒止痛:胡蘆巴性溫,入腎經,具有溫補腎陽、散寒止痛之效。對於腎陽虛所致的腰膝痠軟、陽痿早洩、寒濕痹痛等症狀,胡蘆巴能起到溫腎壯陽、驅散寒邪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腎臟機能,緩解疼痛。
- 利水消腫,通絡活血:胡蘆巴還具有利水消腫、通絡活血之功效。對於腎臟積水、水腫等病症,胡蘆巴能促進利尿,消散水腫,並能改善腎臟的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消腎脫鉗丸中包含茴香,主要因其具備以下兩大作用:
- 溫腎散寒: 茴香性溫,入肝、腎經,能溫暖腎陽,散寒止痛。對於腎虛寒所致的腰膝冷痛、小腹墜脹等症狀,具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 行氣止痛: 茴香氣味芳香,能行氣解鬱,疏肝理氣。對於因氣滯血瘀所致的腹痛、腹脹,以及因腎虛所致的腰腿疼痛,都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消腎脫鉗丸中加入茴香,旨在通過溫腎散寒、行氣止痛,達到治療腎虛寒、氣滯血瘀等病症的目的。
消腎脫鉗丸中使用斑蝥,乃因其具有破瘀通絡、消腫止痛之功效。
斑蝥性味辛、溫,有毒,入肝、腎經,能活血化瘀、散結消腫,對於因瘀血阻滯所致的腫痛、閉經、跌打損傷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然而,斑蝥毒性較強,需嚴格控制劑量,並配合其他藥物使用,方可發揮其療效,不可自行服用。
消腎脫鉗丸中包含黑牽牛,主要原因為其瀉下通便之效。黑牽牛性寒,味苦,入脾、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利水通便之功。
此方劑用黑牽牛,旨在清除腸道積熱,促進水液代謝,緩解腎臟瘀積,從而達到消腫、利尿、通便的效果,進而達到脫鉗之效。
主治功效
消腎脫鉗丸,為中醫中藥的一種方劑,主要成分包括澤瀉、豬苓、白朮、木通、青皮、木香、陳皮、川楝子、胡蘆巴、茴香、斑蝥、黑牽牛等。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豬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水消腫、生津止渴、止瀉、止嘔及改善排尿等多種功效。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青皮性辛、溫、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理氣行氣、活血化瘀、疏肝解鬱、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
胡蘆巴性溫、味甘辛,歸脾、腎經。具有暖脾胃、補腎陽、止瀉痢、固精縮尿等功效。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
斑蝥具有破血消癥、活血化瘀、活絡止痛等功效。
黑牽牛性寒,味微苦,歸大腸經。具有瀉下攻積、破氣逐瘀、消腫止痛等功效。
**主治功效:**一切下體的疾病疼痛都無法忍受。
**總結:**中藥方劑「消腎脫鉗丸」,主要成分是:澤瀉,豬苓,白朮,木通,青皮,木香,陳皮,川楝子,胡蘆巴,茴香,斑蝥,黑牽牛, 主治功效是:一切下體的疾病疼痛都無法忍受。
傳統服藥法
澤瀉6兩,木豬苓(去黑皮)6兩,白朮(炒)6兩,木通(去皮)6兩,青皮(去瓤)6兩,青木香6兩,陳皮(去白)6兩(為末),川楝子(炮,去核)12兩,胡蘆巴(炒)12兩,茴香(淘去砂,炒)12兩,破故紙(炒)12兩(用斑蝥3兩各炒香熟,並去斑螫不用),黑牽牛1斤半(半生用,半炒熟,為末1斤)。
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40或50丸,先用桃仁7粒,茴香1撮,蔥頭3莖同炒香熟,細嚼溫鹽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利水作用,因此,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補充水分,以免出現脫水的情況。此外,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損傷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腎脫鉗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澤瀉6兩,木豬苓(去黑皮)6兩,白朮(炒)6兩,木通(去皮)6兩,青皮(去瓤)6兩,青木香6兩,陳皮(去白)6兩(爲末),川楝子(炮,去核)12兩,胡蘆巴(炒)12兩,茴香(淘去砂,炒)12兩,破故紙(炒)12兩(用斑蝥3兩各炒香熟,并去斑螫不用),黑牽牛1斤半(半生用,半炒熟,爲末1斤)。 主治:一切下部疾痛不可忍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