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澈青膏中包含蔓荊子,主要原因有二:
- 清熱解毒,疏散風熱:蔓荊子味辛、性涼,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澈青膏主要用於治療目赤腫痛、翳障等眼部疾病,而蔓荊子可以清熱降火,疏散眼部風熱,緩解眼部炎症。
- 通絡止痛,明目止癢:蔓荊子還具有通絡止痛、明目止癢的功效。澈青膏中常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藥材,蔓荊子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眼部血液供應,緩解眼部疼痛和瘙癢。
澈青膏中加入細辛,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散寒止痛: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經通絡的功效。澈青膏主要針對外感風寒所致的頭痛、鼻塞、流涕等症狀,細辛能有效散寒解表,緩解疼痛。
- 通竅開竅: 細辛亦有通竅開竅的作用,能促進鼻腔通氣,緩解鼻塞症狀。澈青膏中加入細辛,有助於疏通鼻竅,改善呼吸不暢的狀況。
澈青膏中添加薄荷,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熱、止癢止痛的功效。其揮發油成分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消腫止痛。
2. 清涼止癢,促進癒合:薄荷的清涼感可有效緩解皮膚瘙癢,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修復受損組織,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澈青膏中加入薄荷,可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清涼止癢等功效,提高藥效,促進傷口癒合。
澈青膏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有二:
-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澈青膏多用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 清熱解毒: 川芎除了活血化瘀,亦有清熱解毒之效。澈青膏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材,如金銀花、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澈青膏中加入藁本,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疏風解表,止痛消腫: 藁本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消腫的功效。澈青膏常用於治療外感風寒、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藁本的加入可助其發揮解表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
- 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藁本具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澈青膏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藁本的加入可增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
澈青膏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 緩解藥物刺激:甘草味甘性平,具有緩和藥性、調和諸藥的作用。澈青膏中可能含有其他藥性較烈的藥材,甘草的加入可以緩解這些藥材對皮膚的刺激,避免過度刺激或副作用。
- 增強療效:甘草還具有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合使用,可以增強藥效,促進傷口癒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澈青膏(散)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本方主「頭痛風眩」,乃因風邪上擾清竅所致。其症特點為頭痛兼見眩暈,多伴頭目昏沉、鼻塞流涕等風邪襲表之象,或由肝風內動引動外風而發。中醫認為,風性輕揚,易犯巔頂,故需以疏風散邪、清利頭目為治。
二、組成邏輯推理
藥物性味歸經分析:
- 蔓荊子(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善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為治風熱頭痛要藥。
- 細辛(辛,溫):歸肺、腎經。辛香走竄,可祛風散寒、通竅止痛,尤善治巔頂頭痛。
- 薄荷葉(辛,涼):歸肺、肝經。輕清升散,疏風散熱、清頭目、利咽喉。
- 川芎(辛,溫):歸肝、膽、心包經。為「血中氣藥」,活血行氣、祛風止痛,善治少陽、厥陰頭痛(兩側或巔頂痛)。
- 生甘草(甘,平)、炙甘草(甘,溫):歸心、肺、脾、胃經。生用清熱解毒,炙用補脾緩急,調和諸藥。
- 藁本(辛,溫):歸膀胱經。辛溫升散,直達巔頂,散風寒濕邪,專治太陽頭痛(後頭痛連項)。
組方邏輯與配伍意義:
- 以風藥為主:方中蔓荊子、薄荷葉偏涼,疏散風熱;細辛、川芎、藁本偏溫,散風寒而止痛。寒溫並用,顯示本方適用於風邪夾寒或夾熱之頭痛,或風邪久鬱化熱者。
- 升散清利結合:蔓荊子、薄荷葉清輕上行,專攻頭目風熱;細辛、藁本辛溫開泄,透達巔頂風寒;川芎活血行氣,助風藥通絡止痛。甘草調和諸藥,緩解風藥之峻烈。
- 兼顧標本:風邪為標,可能兼見氣滯、血鬱或輕度化熱,故以川芎行血氣,薄荷散鬱熱,生甘草清緩,炙甘草固護中焦。
治療原理:
- 疏風解表:風邪外襲,循經上犯,阻塞清陽,故以多味辛散之藥開泄表邪,使風從外解。
- 通絡止痛:風邪久留易致經絡不通,川芎、細辛、藁本均具通絡之效,尤其川芎能引藥上行,增強止痛作用。
- 清利頭目:蔓荊子、薄荷葉針對風熱或鬱熱上攻之頭目昏眩,清輕透發以治「風眩」。
三、綜合功效推論
澈青散以「疏風止痛」為核心,兼能清熱、通絡,適用於風邪為主之頭痛眩暈,無論風寒、風熱,或寒熱錯雜證(偏於風重者)皆可加減化裁。其「澈青」之名,或寓「徹除頭目青冥之氣」(清利昏蒙)之意。
傳統服藥法
蔓荊子1錢,細辛1錢,薄荷葉3錢,川芎3錢,生甘草5錢,炙甘草5錢,藁本1兩。
上為細末。
每用2錢,食後清茶下。
本方方名,據劑型,當作「澈青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汗解表的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澈青膏, 出處:《保命歌括》卷二十九。 組成:蔓荊子1錢,細辛1錢,薄荷葉3錢,川芎3錢,生甘草5錢,炙甘草5錢,藁本1兩。 主治:頭痛風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