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健脾益腎,溫中散寒。
主治: 脾腎虛寒,症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腰膝酸軟,畏寒肢冷。
脾腎雙補膏由蒼朮、熟地黃、五味子、茯苓、乾薑、砂仁等中藥組成,具有健脾益腎、溫中散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腎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蒼朮,味苦、辛,性溫,入脾、胃、大腸經。主治脾虛濕盛,脘腹脹滿,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腳氣,風濕痹痛。熟地黃,味甘、酸,性平,入肝、腎經。主治腎虛腰痛,遺精,早泄,崩漏,白帶,盜汗,消渴,耳鳴,目暗,鬚髮早白。五味子,味酸、甘,性溫,入肺、腎經。主治肺虛久咳,虛勞咳嗽,自汗盜汗,津液不足,口渴,消渴,遺精,早泄,小便頻數,遺尿,腰膝酸軟,耳鳴,目暗,鬚髮早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脾、肺、腎經。主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痰飲咳嗽,遺精,淋濁,帶下,消渴,泄瀉,痢疾,心悸不安,失眠健忘,小兒疳積。乾薑,味辛、熱,性溫,入肺、脾、腎經。主治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寒痰咳嗽,風寒濕痹,陽痿,早泄,陰寒腹痛,寒疝腹痛,水腫,腳氣,小便不利,心腹冷痛,吐血,衄血,下血,崩漏,白帶,胎動不安,產後惡露不下,虛寒呃逆,虛寒吐逆,寒痰咳嗽,風寒濕痹,陽痿,早泄,陰寒腹痛,寒疝腹痛,水腫,腳氣,小便不利,心腹冷痛,吐血,衄血,下血,崩漏,白帶,胎動不安,產後惡露不下。」
傳統服藥法
蒼朮1斤,熟地1斤,五味半斤,茯苓半斤,乾薑1兩,川椒5錢(或用砂仁末亦可)。
助脾運。
麻油熬,黃丹收。
糯米炒,熨腹。
方劑組成解釋
蒼朮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狀;熟地黃具有補益精血、滋陰補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腎虛寒所致的遺精、早泄等症狀;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的脘腹冷痛、畏寒肢冷等症狀;砂仁具有溫中行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便溏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腎雙補膏具有溫補脾腎的功效,陰虛火旺、濕熱內蘊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脾腎雙補膏, 出處:《理瀹》。 組成: 脾腎雙補膏(《理瀹》。)出處:《理瀹》。組成:蒼朮1斤,熟地1斤,五味半斤,茯苓半斤,乾薑1兩,川椒5錢(或用砂仁末亦可)。主治:助脾運。 。 主治:助脾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