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腎經 17%
脾經 17%
肝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2%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整體功效: 健脾益腎,溫中散寒。

主治: 脾腎虛寒,症見脘腹冷痛,食少便溏,腰膝酸軟,畏寒肢冷。

脾腎雙補膏由蒼朮、熟地黃、五味子、茯苓、乾薑、砂仁等中藥組成,具有健脾益腎、溫中散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腎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食少便溏、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蒼朮1斤,熟地1斤,五味半斤,茯苓半斤,乾薑1兩,川椒5錢(或用砂仁末亦可)。
助脾運。
麻油熬,黃丹收。
糯米炒,熨腹。

方劑組成解釋

蒼朮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脘腹脹滿、食少便溏等症狀;熟地黃具有補益精血、滋陰補腎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腎虛所致的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等症狀;五味子具有收斂固澀、益氣生津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腎虛寒所致的遺精、早泄等症狀;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腎陽虛所致的脘腹冷痛、畏寒肢冷等症狀;砂仁具有溫中行氣、燥濕化痰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脹痛、食少便溏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腎雙補膏具有溫補脾腎的功效,陰虛火旺、濕熱內蘊者不宜服用。

相同名稱方劑

脾腎雙補膏, 出處:《理瀹》。 組成: 脾腎雙補膏(《理瀹》。)出處:《理瀹》。組成:蒼朮1斤,熟地1斤,五味半斤,茯苓半斤,乾薑1兩,川椒5錢(或用砂仁末亦可)。主治:助脾運。 。 主治:助脾運。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潤腎丸

相似度 72%

腎氣丸

相似度 60%

茯苓正氣散

相似度 54%

引火湯

相似度 54%

巴戟湯

相似度 54%

溫肺散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