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正氣散

FU LING ZHENG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1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腎經 19%
脾經 14%
心經 14%
肺經 14%
胃經 9%
心包經 4%
膀胱經 4%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胃經
心包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9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正氣散中包含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肺經,具有健脾利濕、寧心安神之效。方中用以健脾益氣,利水滲濕,改善脾虛濕困,氣虛乏力等症狀。
  2. 配伍增效: 茯苓與其他藥材如白朮、蒼朮、甘草等配伍,可增強補氣健脾之功,並協同利濕消腫,達到治療脾虛濕困、氣虛乏力的目的。

茯苓正氣散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燥濕健脾,祛風止痛:蒼朮性溫燥,善於燥濕健脾,並能祛風止痛,與茯苓、白朮等藥物配合,能有效改善脾胃濕困、氣機不暢等症狀,達到祛風散寒、健脾利濕的效果。
  2. 配合茯苓,增強利水消腫功效:蒼朮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與茯苓的利水滲濕作用相輔相成,能更有效地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消退水腫,達到治療脾虛水腫、水濕停滯等症狀的效果。

茯苓正氣散中加入枸杞子,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補益氣血: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明目、補氣養血之效。茯苓正氣散本身以補氣健脾為主,加入枸杞子可增強補益氣血之力,對於氣虛血弱者更具效用。
  2. 扶正祛邪:枸杞子能提高機體免疫力,有助於抵抗外邪侵襲。茯苓正氣散用於治療氣虛外感,加入枸杞子可增強機體抵抗力,更好地扶正祛邪,提高療效。

茯苓正氣散方中包含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花椒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之功效,可改善脾胃虛寒引起的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與茯苓、白朮等補脾健胃藥材相配合,可增強補脾健胃效果,促進脾胃運化,緩解寒邪對脾胃的損傷。
  2. 驅散濕邪,化濕止癢:花椒亦有驅散濕邪、化濕止癢之效,可配合其他藥材,治療因濕邪入侵引起的皮膚瘙癢、風疹、濕疹等症。

綜上所述,花椒在茯苓正氣散中起到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以及驅散濕邪、化濕止癢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作用,達到治療脾胃虛寒、濕邪困脾等病症的功效。

茯苓正氣散中加入熟地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氣血,固護正氣: 熟地黃性溫潤,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的功效。茯苓正氣散主治脾虛氣弱、氣血不足、正氣虛弱等症,熟地黃的加入可補益氣血,固護正氣,增強人體抵抗力,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效果。
  2. 溫陽化寒,助脾運化: 熟地黃入腎經,腎主水,可溫陽化寒,促進脾陽運化。茯苓正氣散中一些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偏於燥性,熟地黃的加入可溫潤脾胃,防止藥性過燥,促進脾胃運化,使藥物更好地發揮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茯苓正氣散」,組成成分包括茯苓、蒼朮、枸杞子、花椒、熟地黃,具有利水消腫、益氣扶正、祛風除濕、強健脾胃、益氣固表、補益肝腎、滋陰降火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蒼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肺經。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枸杞性平,味甘,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

花椒性溫,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等功效。

熟地黃性微溫,味甘,歸肝、腎經。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茯苓正氣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所致的腹瀉、腹痛、嘔吐、食慾不振、體倦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狀。此外,茯苓正氣散還可適用於風濕痹痛、水腫、尿路感染等症狀的治療。

茯苓正氣散各成分的協同作用,增強了其祛濕健脾、益氣固表、補益肝腎的功效,使其成為治療脾虛濕盛所致腹瀉、腹痛、嘔吐、食慾不振、體倦乏力、精神萎靡等症狀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茯苓(白者)3兩,蒼朮5兩(米泔水浸3日,去皮),枸杞子2兩(鹽炒),川椒2兩(去子),乾熟地黃2兩。
明目,暖水臟,退雲翳。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鹽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茯苓正氣散性味平和,無毒副作用,但脾胃虛弱者慎用。
  • 茯苓正氣散有一定的收斂作用,服用後可能會出現大便乾燥、口乾舌燥等症狀,可適當多喝水緩解。
  • 茯苓正氣散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正氣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七十引《經驗秘方》。 組成:茯苓(白者)3兩,蒼朮5兩(米泔水浸3日,去皮),枸杞子2兩(鹽炒),川椒2兩(去子),乾熟地黃2兩。 主治:明目,暖水臟,退雲翳。主治:頭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