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蘭葉膏

建蘭葉膏

JIAN LAN YE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中藥成方配本》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6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6%
胃經 19%
心經 10%
大腸經 6%
腎經 6%
膀胱經 6%
脾經 6%
肝經 3%
小腸經 3%
肺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脾經
肝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建蘭葉膏中加入沙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潤肺:沙參味甘性涼,入肺經,具有滋陰潤肺、養陰生津之效。建蘭葉性微涼,亦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之功。二者相配,可增強滋陰潤肺之力,對於肺燥咳嗽、口乾咽燥等症狀,可起到較好的緩解作用。

2. 改善氣血:沙參還兼具養血生津之效,可改善氣血不足所致的面色蒼白、乏力等症狀。建蘭葉也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與沙參共同使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氣色,使身體更具活力。

建蘭葉膏中加入川貝母,主要是利用其潤肺止咳、清熱化痰的功效。建蘭葉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而川貝母則能針對呼吸道系統,緩解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兩者結合,既能清熱解毒,又能化痰止咳,協同作用,增強療效,對於肺熱咳嗽、痰多粘稠等症狀具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建蘭葉膏中加入桑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癢:桑葉性寒,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功效。建蘭葉膏常用於治療皮膚濕熱、瘙癢、瘡瘍等症狀,桑葉的加入可增強藥效,緩解皮膚炎症。
  2.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桑葉亦可疏散風熱,宣肺止咳。若建蘭葉膏用於治療風熱感冒,咽喉腫痛,咳嗽等症狀,桑葉的加入可幫助清熱解表,宣肺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

建蘭葉膏中加入枇杷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肺止咳:枇杷葉性涼,味苦,入肺經,具有清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建蘭葉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清肺作用,二者合用,可加強清肺止咳之效,適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等症狀。

二、潤肺生津:枇杷葉富含蘋果酸、檸檬酸等有機酸,以及維生素B、C等,具有潤肺生津、止渴解暑的作用。建蘭葉膏中加入枇杷葉,可以改善因肺熱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等症狀,並有助於緩解呼吸道乾燥。

建蘭葉膏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潤肺止咳: 紫菀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的功效。建蘭葉膏常用於治療咳嗽、痰多等呼吸道疾病,紫菀的加入可增強方劑的止咳化痰效果,緩解肺部不適。
  2. 清熱解毒: 紫菀亦具清熱解毒之效,可輔助建蘭葉膏清除體內熱毒,預防感染。建蘭葉膏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咽喉腫痛等病症,紫菀的加入可提升方劑的清熱解毒效果,改善病患的症狀。

建蘭葉膏中加入款冬花,主要基於其潤肺止咳之效。款冬花性味甘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的功效。建蘭葉膏以建蘭葉為主,其性微寒,擅長清熱解毒,但可能導致肺氣虛寒。而款冬花的溫性正好可以溫肺散寒,避免藥性偏寒,並協同建蘭葉起到潤肺止咳、改善呼吸道疾病的功效。因此,款冬花是建蘭葉膏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它能有效平衡藥性,提升藥效。

建蘭葉膏方劑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化痰:桔梗性平味辛,具有宣肺、利咽、祛痰的功效。建蘭葉本身亦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效,與桔梗搭配,可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適用於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2. 利氣消腫:桔梗還具有利氣消腫的作用,可促進氣血運行,減少肺部積水,進一步緩解咳嗽和痰多等症狀,有助於改善呼吸道功能。

建蘭葉膏中加入橘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化痰:橘紅味辛、苦,性溫,歸肺、脾經,具有理氣化痰、止咳平喘之效。建蘭葉膏多用於治療咳嗽、痰多等症,而橘紅的理氣化痰作用,可助建蘭葉膏疏解肺氣,促進痰液排出,達到止咳化痰之功效。

2. 和中開胃:橘紅亦可理氣健脾,和中開胃。建蘭葉膏中常加入其他藥材,如甘草等,可能導致胃氣不舒。橘紅的理氣和中作用,可緩解藥材對胃部的刺激,避免藥物對胃的損害。

建蘭葉膏中加入冬瓜子,主要考量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冬瓜子性寒,味甘,歸肺、脾經。其利水消腫之效,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輕建蘭葉膏的濕熱之性。同時,冬瓜子亦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與建蘭葉的清熱解毒功效相輔相成,加強療效。此外,冬瓜子還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緩解建蘭葉膏可能引發的肺燥咳嗽症狀。

建蘭葉膏中加入玄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玄參性寒,味甘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利咽止痛的功效。建蘭葉本身也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加入玄參可增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變。
  2. 滋陰潤燥,涼血止血:玄參能滋陰潤燥,涼血止血,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乾燥、瘙癢、出血等症狀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建蘭葉也有滋陰潤燥的作用,二者配合使用,可使藥效相輔相成,更能達到治療目的。

建蘭葉膏方劑中加入文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文蛤性寒,味甘鹹,入肝、腎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消腫散結之功效。建蘭葉膏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濕熱黃疸等症,文蛤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輔助藥物更有效地消炎止痛、清熱利濕。
  2. 滋陰潤燥:文蛤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建蘭葉膏中一些藥物可能具有一定的燥性,文蛤的滋陰潤燥作用可以緩解藥物對人體的燥熱之氣,使藥效更溫和,減少副作用。

建蘭葉膏中加入蓮藕,主要是考慮其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的功效。

蓮藕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建蘭葉性溫燥所致的燥熱、口渴、咽喉腫痛等不適。同時,蓮藕富含水分和維生素,能滋陰潤燥,改善乾燥,與建蘭葉的清香氣味相輔相成,使藥膏更易於服用且更具潤澤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建蘭葉膏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咳嗆痰黏,小兒頓咳」,其病機關鍵在於 肺燥痰熱

  • 咳嗆痰黏:痰液黏稠難咯,多因肺陰不足或燥熱灼津,煉液成痰。
  • 小兒頓咳(百日咳):中醫稱「鷺鷥咳」,多由風邪犯肺,化熱化燥,痰阻氣道,致痙攣性咳嗽。

本方功效 清肺潤燥、化痰止咳,針對肺燥夾痰熱之證,尤其適合咳嗽反覆、痰黏滯喉、或咳聲連作如嗆之症。


組方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主攻肺燥痰熱,潤降並行

  • 滋潤肺陰
    • 南北沙參鮮藕汁雅梨:甘寒生津,潤肺止咳,針對燥熱傷津之本。
    • 玄參:清熱養陰,解毒散結,助化解痰黏成塊之勢。
  • 清化痰熱
    • 川貝象貝:清肺化痰,開鬱散結,尤善化稠痰。
    • 蛤殼(海蛤殼):鹹寒軟堅,清肺化痰,對黏痰膠結有效。

2. 宣降肺氣,止咳平逆

  • 宣肺
    • 桔梗:舟楫之藥,開提肺氣,助痰液排出。
    • 枇杷葉(鮮品更佳):苦降肺氣,清肺止咳,與桔梗一升一降,調暢氣機。
  • 降氣止咳
    • 紫菀款冬花:溫潤不燥,降氣化痰,針對久咳氣逆。
    • 冬瓜子:清肺排膿,滑痰通竅,輔助痰液鬆解。

3. 兼顧外邪與中焦

  • 疏風透邪
    • 冬桑葉:輕清疏散風熱,防外邪餘熱未盡。
  • 理氣和中
    • 橘紅:燥濕化痰,行氣健脾,防滋膩礙胃。

4. 煎膏特色

  • 鮮藥活用(建蘭葉、枇杷葉、藕汁、稻葉露、雅梨):取其生機未退,清潤之力更強,尤適肺燥。
  • 冰糖收膏:甘緩潤肺,矯味兼固護正氣。

總結:全方以「潤肺陰、化痰熱、調氣機」為核心,標本兼顧,尤其巧妙運用鮮藥與膏劑形式,增強潤燥化痰之效,適用於肺燥津傷、痰熱膠結之咳嗆。

傳統服藥法


鮮建蘭葉4兩,南沙參4兩,北沙參4兩,川貝4兩,象貝2兩,冬桑葉4兩,鮮枇杷葉2斤8兩,紫菀1兩,款冬花2兩,桔梗7錢5分,橘紅2兩,冬瓜子4兩,玄參2兩,蛤殼8兩,鮮藕汁4兩,鮮稻葉露2兩,雅梨4兩。
清肺寧嗽。
共煎3次,榨淨去滓,將3次汁澄清過濾,加冰糖2斤8兩,煉透,濾過收膏,約成膏2斤。
每次4錢,開水沖服,日2次,小兒減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建蘭葉膏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2. 建蘭葉膏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3. 建蘭葉膏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咳嗽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建蘭葉膏, 出處:《中藥成方配本》。 組成:鮮建蘭葉4兩,南沙參4兩,北沙參4兩,川貝4兩,象貝2兩,冬桑葉4兩,鮮枇杷葉2斤8兩,紫菀1兩,款冬花2兩,桔梗7錢5分,橘紅2兩,冬瓜子4兩,玄參2兩,蛤殼8兩,鮮藕汁4兩,鮮稻葉露2兩,雅梨4兩。 主治:清肺寧嗽。主治:咳嗆痰粘,小兒頓咳。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