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耆湯

HUAI Q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肝經 14%
心經 13%
腎經 12%
大腸經 7%
胃經 7%
膽經 5%
脾經 5%
小腸經 2%
三焦經 2%
膀胱經 2%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胃經
膽經
脾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槐耆湯中包含槐花,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止血止痢: 槐花性涼,味苦,入肝、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痢之效。對於因熱毒上攻導致的鼻衄、齒衄、腸風下血等出血症狀,以及痢疾、痔瘡等病症,槐花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配合黃芪,益氣補虛: 槐耆湯中含有黃芪,性溫,味甘,入脾、肺經,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之效。黃芪與槐花相配,一補一瀉,相輔相成,既能清熱涼血止血,又能益氣補虛,達到治療效果。

在中藥方劑「槐耆湯」中,青蒿的使用是因為其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青蒿性寒味苦,能夠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高熱、出血等問題。與其他藥材共同使用時,青蒿能夠增強方劑的清熱解毒作用,對改善熱性疾病非常有益。

槐耆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槐耆湯本身以清熱利濕、涼血止血為主,生地黃的加入可增強其清熱涼血之力,對於熱毒熾盛、血熱妄行引起的症狀,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便血等,具有更好的療效。
  2. 滋陰養血: 生地黃還能滋陰養血,對於熱病耗傷陰液、血虛津虧引起的症狀,如口乾舌燥、皮膚乾燥、面色蒼白等,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

因此,生地黃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槐耆湯的清熱涼血效果,同時也能兼顧滋陰養血,使治療更全面有效。

槐耆湯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解表散寒,宣肺止咳: 紫蘇葉性味辛溫,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功效。槐耆湯常用於治療風寒濕痺,兼有咳嗽痰多等症狀。紫蘇葉的加入,可幫助散寒解表,宣通肺氣,有助於緩解咳嗽、痰多等症狀。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槐耆湯中主要成分為槐花、黃芪等,具有清熱涼血、補氣升陽之功效。紫蘇葉的辛溫之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寒涼之性過於強烈,同時也能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加有效地發揮其治療作用。

槐耆湯中加入薄荷,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清熱解毒: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的功效。槐耆湯主治血熱妄行所致的出血症狀,加入薄荷可以清熱涼血,減輕熱毒對血管的刺激,有助於止血。
  2. 疏風散邪:薄荷還能疏散風邪,通利血脈。槐耆湯中常用於治療因風熱邪毒入侵而導致的出血,加入薄荷可以起到疏散風熱、活血化瘀的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止血。

總而言之,薄荷在槐耆湯中起到清熱解毒、疏風散邪的作用,與方劑其他藥材共同發揮止血效果。

槐耆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中的連翹,作為其重要成分之一,具有顯著的藥理作用。連翹性寒,味苦,能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的特性,常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連翹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如連翹苷、連翹酸等,這些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以及抗炎的作用,能有效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

在槐耆湯的方劑組成中,連翹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還能調和其他藥材的功能,提升整體方劑的療效。此外,連翹還能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有助於體內毒素的排出,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因此,連翹在槐耆湯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不僅增強了方劑的功能,更提升了患者的療效與舒適度。綜合來看,連翹的選用顯示了中醫方劑配伍的智慧與深厚的理論基礎。

槐耆湯中加入黃耆,是基於其補氣固表之效。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功效。槐耆湯主治脾虛濕困,氣血不足,下肢浮腫,或濕熱下注,小便不利等症。

黃耆補脾胃之氣,健運脾陽,助脾運化水濕,消退浮腫;同時,黃耆能固表止汗,防止濕邪外侵,加強療效。因此,黃耆在槐耆湯中起著補氣固表、健脾利濕的關鍵作用。

槐耆湯中加入天門冬,主要有兩方面的考量:

  1. 滋陰潤燥:天門冬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清熱生津的功效。槐耆湯主治血熱妄行、瘀血阻絡所致的出血證,而天門冬的滋陰潤燥之性,可以緩解血熱,防止燥熱傷陰。
  2. 養血活血:天門冬能養陰生血,與槐花、地榆等藥材共同作用,可以滋養血液,促進血脈流通,從而達到活血止血的效果。

因此,天門冬的加入,不僅可以緩解血熱,還能滋陰養血,促進血液循環,使槐耆湯的療效更加全面。

槐耆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槐耆湯以清熱解毒為主,玄參味苦甘寒,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它能有效抑制熱毒上炎,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2. 滋陰潤燥:槐耆湯常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容易出現陰虛燥熱。玄參性寒,能滋陰潤燥,緩解燥熱,防止藥性過於寒涼,維持藥物整體平衡,避免副作用。

綜上,玄參在槐耆湯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關鍵角色,使其藥效更全面,更能達到治療目的。

槐耆湯中加入天花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濕止渴:天花粉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渴之效。槐耆湯主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可見症狀包含口渴、小便赤澀等。天花粉可清解濕熱,利尿消腫,緩解口渴,配合槐花、黃耆等藥材,達到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之效。
  2. 引藥下行,增強療效:天花粉味甘性寒,能引藥下行,將藥力引導至下焦,更好地治療濕熱下注之症。槐耆湯中,槐花清熱涼血,黃耆補氣固表,天花粉引藥下行,三者配合,能更有效地清熱利濕,止渴解毒。

槐耆湯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涼血止血: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的功效。槐耆湯常用於治療下肢血脈瘀滯、筋骨疼痛、瘡瘍腫毒等症,黃柏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改善瘀血情況,輔助槐花、當歸等藥材發揮效用。
  2. 配伍增效:槐花、當歸等藥材偏於滋陰補血,而黃柏則偏於清熱瀉火,二者相配,寒熱相濟,既能滋陰補血,又能清熱解毒,更能促進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主治功效


槐耆湯

槐耆湯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成分包括槐花、青蒿、生地黃、紫蘇葉、薄荷、連翹、黃耆、天門冬、玄參、天花粉、黃柏等。其主治功效是疳蠱,即兒童因飲食不節或因蟲積而引起的疾病,常伴有口乾、火氣旺盛等症狀。

槐花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

青蒿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解毒、清熱解毒、驅蟲殺蟲等功效。

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紫蘇葉性溫味辛,歸肺、脾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等傳統代功效。

薄荷性辛涼,入肺、肝經。具有發汗解表、清利咽喉、透疹、止血、降氣、透疹、疏肝解鬱、清熱解毒、消暑等功效。

連翹性微寒,味苦,歸心、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天門冬性微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總結

槐耆湯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涼血、消炎、止咳、祛痰、安胎、止血和解毒等功效。臨牀上常用於治療疳蠱,即兒童因飲食不節或因蟲積而引起的疾病,常伴有口乾、火氣旺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槐花1兩,青蒿1兩,生地7錢,紫蘇7錢,南薄荷7錢,連翹7錢,生黃耆5錢,天冬5錢,元參5錢,花粉5錢,黃柏3錢。
頭痛,加白芷3錢,川芎2錢。
水煎服。
受毒極重者,戒鹽、葷、女色;服藥數月後,開葷、鹽,近色無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槐耆湯, 出處:《驗方新編》卷十五。 組成:槐花1兩,青蒿1兩,生地7錢,紫蘇7錢,南薄荷7錢,連翹7錢,生黃耆5錢,天冬5錢,元參5錢,花粉5錢,黃柏3錢。 主治:疳蠱,口乾火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