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還魂丸
HAI HUN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19.5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還魂丸是一種著名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因氣虛引起的神志不清、神情恍惚等症狀。其中包含的輕粉,亦即輕粉末,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輕粉的主要成分是石灰,性微寒,具有散瘀、清熱和解毒的功效。它能夠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氣血運行,從而有助於改善病人的精神狀態和意識清晰度。再者,輕粉的性質輕盈,能夠提高還魂丸的吸收率,使其他藥材的功效更為凸顯。
在配方中,還魂丸強調調和多種藥物的功能,輕粉的加入正是為了平衡與增強整體療效。有助於提升藥物的化學穩定性,減少副作用。此外,輕粉的效果能夠與其他成分相互協調,共同對抗疾病,因此它是還魂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充分體現了中醫藥配方的複雜性和精妙之處。
還魂丸是一種知名的中藥方劑,歷史悠久,常用於治療一些危重病症。其組成中包含水銀,這一成分在傳統中醫藥中具有特殊意義。水銀被認為具有強烈的解毒作用,能夠清除體內的濕氣和邪熱,從而促進恢復健康。然而,水銀的毒性也不容忽視,過量使用會對人體造成嚴重的危害,因此,在使用還魂丸時需謹慎。
在古代醫學的背景下,還魂丸被認為是救命的妙方,其取材和使用都具有一定的科學基礎,反映了古人對於疾病的深刻理解和治療的智慧。隨著醫學的進步,對於水銀及其作用的認知逐漸加深,現代醫學開始探索更安全的替代品,以降低水銀的毒性影響。儘管某些古方仍在使用,但確保患者安全的考量也促使中醫藥的發展走向更加科學化的方向。
還魂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虛損所致的神志不清、失憶等症狀。其組成中包含硫磺,這在中醫理論中具有特別的意義。硫磺被認為具有解毒、散寒及活血的功效。其性質熱而燥,能夠幫助提升人體的陽氣,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
在還魂丸中,硫磺的加入有助於增強方劑的整體效果,特別是在調和脾胃、強健氣血方面。由於還魂丸常用於治療心腦血液供應不足所引起的神志問題,硫磺能透過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腦部供氧,進而幫助恢復意識和記憶功能。此外,硫磺的溫熱特性可以抵抗寒邪,進一步增強身體的抵抗力。綜合而言,硫磺在還魂丸中的應用,不僅是根據其藥理特性,更體現了中藥配伍的獨特智慧,充分展現了中醫藥在調理身心方面的深厚理論基礎。
還魂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主要用途是用於治療由於氣血虛弱所導致的各種症狀。方劑中包含的巴豆,雖然其性質屬於偏寒、辛辣,主要用以通腑利水,但在還魂丸的組成中起著獨特的調理作用。巴豆能促進腸道蠕動,增強蓄積在腸道中的水分和氣血的運行,從而有效地改善氣血不暢的情況。此外,巴豆還具備一定的驅風散寒效果,幫助調和全身的氣血。如果患者因為寒濕阻滯而引起的神疲乏力及元氣不足,巴豆的加入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促進全身的氣血運行,提高復甦的效果。總的來看,巴豆的使用不僅增強了還魂丸的療效,還讓藥方更加平衡,能夠針對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來進行調理。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還魂丸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出自古代醫籍,主治「發背癰疽,一切膿腫」,屬外科癰瘍範疇。發背指背部癰疽,病情兇險;「一切膿腫」概括廣泛化膿性病變。古人用「還魂」命名,喻其救急之效,可能用於膿毒內陷或危重癰疽,以通利瀉毒、活血托膿為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巴豆(去心皮,熬)
- 性味辛熱,峻下寒積,逐水消腫。
- 此處用「熬製」減緩毒性,取其通瀉之力,使壅滯之熱毒從二便排出,古人謂「以瀉代清」。
甘草(炙)
- 調和諸藥,緩解巴豆烈性。
- 生用清熱解毒,炙後兼顧補脾益氣,防瀉下傷正。
朱砂
- 鎮心安神,清熱解毒。
- 癰疽多伴煩躁(熱毒擾神),朱砂可安定心神;其性沉降,助降火毒。
芍藥
- 此處未註明赤白,然外科用藥多取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
- 與甘草配伍(芍藥甘草湯意),緩急止痛,助消癰腫。
麥門冬(去心)
- 甘寒養陰,清心肺之熱。
- 癰疽火毒易傷陰液,麥冬潤燥護陰,防巴豆燥烈傷津。
三、配伍邏輯
- 攻毒與護正並行:巴豆攻逐為主,佐甘草、麥冬調和護陰;朱砂、芍藥清熱活血,共成瀉毒不傷正之方。
- 煉蜜為丸:蜜緩和藥性,延長藥效,適合峻藥緩圖;「蔥棗湯送服」取蔥之辛散助藥力上行,棗補脾胃。
四、推測治療機理
- 瀉下排毒:巴豆通利二便,使熱毒外泄,符合「瘍科實證宜攻」之則。
- 涼血散瘀:芍藥、朱砂清熱活血,改善局部血瘀膿滯。
- 扶正托毒:甘草、麥冬顧護氣陰,助機體抗邪外出。
五、適用病機推論
此方適用於 陽熱壅盛、毒瘀交結 之實證癰疽,見紅腫熱痛、便秘、煩躁等症。然因含巴豆、朱砂,用量極謹(每服僅2丸),顯為急症權宜之計,非久服之方。
傳統服藥法
巴豆(去心皮,熬)2兩,甘草(炙)2兩,朱砂2兩,芍藥2兩,麥門冬2兩(去心)。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丸,蔥、棗湯送下;小兒2歲以上,每服麻子大2丸,日2次。
忌海藻、菘菜、野豬肉、蘆筍、生血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還魂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一。 組成:膩粉1分,水銀1分,硫黃1分(同研),巴豆仁40粒。 主治:發背癰疽,一切膿腫。
還魂丸, 出處:《外台》卷一引《古今錄驗》。 組成:巴豆(去心皮,熬)2兩,甘草(炙)2兩,朱砂2兩,芍藥2兩,麥門冬2兩(去心)。 主治:傷寒4-5日,及數年諸癖,結堅心下,飲食不消,目眩,四肢疼,咽喉不利,壯熱,脾胃逆滿,腸鳴,兩脅裏急;飛屍鬼註邪氣,或爲驚恐傷瘦,背痛,手足不仁,口苦舌燥;天行發作有時,風溫不能久住,吐惡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