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子藥

GAO ZI Y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9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9%
心經 14%
腎經 14%
肝經 14%
肺經 14%
脾經 13%
膀胱經 4%
大腸經 4%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膏子藥」簡介

中藥方劑「膏子藥」的主要成分包括天門冬、麥門冬、黃柏、知母、當歸、白芍、白朮、水菖蒲和甘草。

方劑組成介紹

1. 天門冬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2. 麥門冬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3.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4. 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5. 當歸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6. 白芍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7. 白朮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8. 水菖蒲

水菖蒲性溫,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

9. 甘草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方劑的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膏子藥」具有陰虛的功效,主治陰虛是指人體陰液不足的病理狀態。

陰液包括陰血和陰津,陰血主要由血漿、組織液和細胞內液組成,陰津是指體內的津液,包括唾液、胃液、腸液、汗液、尿液等。陰虛可分為陰血虛和陰津虛兩種。

陰血虛是指血虛,陰津虛是指津液不足。陰虛的症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陰血虛:面色無華、皮膚乾燥、脫髮、耳鳴、心悸、失眠、盜汗、月經量少、閉經、崩漏、胎動不安、子宮出血等。
  2. 陰津虛:口乾舌燥、大便乾燥、小便短赤、手足心熱、盜汗、失眠、心煩、口渴等。

方劑的預防方法

陰虛的預防方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
  2. 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 適當運動,增強體質。
  4.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傳統服藥法


薄荷、玉丹、川貝母、燈草灰、甘草、冰片、百草霜。
先將玉丹、百草霜研和勻後,入燈草灰再研,入薄荷、甘草、貝母,研極細,方入冰片,再研和。
白蜜調服,頻頻咽之。症重,兼服煎藥及用吹藥。
蜜調藥(原書)、膏滋藥(《瘍醫大全》卷十七)。本方方名,《雜病源流犀燭》引作「膠子蜜調藥」。

方劑組成解釋


天門冬、麥門冬、黃柏、知母、當歸、白芍、白朮、水菖蒲、甘草都是具有滋陰清熱功效的中藥。天門冬、麥門冬能補充肺腎之陰,黃柏、知母能清熱瀉火,當歸、白芍能養血柔肝,白朮、水菖蒲能健脾利濕,甘草能緩和諸藥的藥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陰虛體質的人在服用本方劑時,要注意不要過量,以免引起腹脹、腹瀉等副作用。

相關疾病


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

相同名稱方劑


膏子藥, 出處:《尤氏喉科秘書》。 組成:薄荷、玉丹、川貝母、燈草灰、甘草、冰片、百草霜。 主治:喉癰、喉癬、喉菌。

膏子藥, 出處:《丹溪心法附餘》卷二十四。 組成:天門冬(去心)2兩,麥門冬(去心)半兩,黃柏(蜜炙)2兩,知母1兩半,當歸身1兩,白芍藥1兩,白朮8錢,菖蒲1兩半,甘草半兩。 主治:補陰。主治:陰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