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牙疳速效散中加入寒水石,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 寒水石性寒,味甘鹹,入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牙疳多因熱毒蘊結,導致牙齦紅腫、疼痛、潰爛,寒水石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牙疳症狀。
- 收斂生肌: 寒水石亦具有收斂生肌的功效,可促進潰瘍癒合,加速牙齦組織修復,有助於牙疳的痊癒。
「牙疳速效散」方劑中包含「蒲黃」,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蒲黃性涼,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牙疳常伴隨口舌生瘡、牙齦腫痛,蒲黃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緩解牙疳症狀。
- 止血生肌:蒲黃能收斂止血,促進傷口癒合。牙疳常導致牙齦出血,蒲黃能有效止血,並促進牙齦組織再生,加速傷口修復。
總而言之,蒲黃在「牙疳速效散」中發揮清熱解毒、止血生肌的作用,有助於快速緩解牙疳症狀,促進牙齦修復。
牙疳速效散中加入文蛤,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文蛤性味甘鹹寒,入肝、胃經,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作用。牙疳屬於口腔潰瘍,多因熱毒蘊結,導致牙齦紅腫疼痛,甚至潰爛出血。文蛤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清除口腔內的熱毒,消腫止痛則可緩解牙齦的腫脹疼痛,進而促進潰瘍的癒合。
因此,牙疳速效散中加入文蛤,可以有效地治療牙疳,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牙疳速效散中使用青黛,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青黛本身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消炎止痛,對於牙疳引起的疼痛、紅腫有顯著的療效。此外,青黛還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以幫助止血、消腫,促進牙齦組織的修復。因此,在牙疳速效散中加入青黛,可以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痛、消炎止血的綜合作用,加速牙疳的康復。
牙疳速效散中使用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 清熱解毒: 冰片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清除牙疳引起的熱毒,減輕腫痛。
- 止痛生肌: 冰片具有芳香開竅、活血化瘀的功效,能迅速滲透牙齦組織,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牙齦疼痛,並促進潰瘍癒合,加速傷口修復。
綜上所述,冰片在牙疳速效散中發揮著清熱解毒、止痛生肌的作用,有助於快速改善牙疳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牙疳速效散」主治「小兒牙疳」及「舌上生瘡」,此二症屬中醫口腔潰瘍、牙齦腐爛範疇。
- 牙疳:指牙齦紅腫潰爛、出血流膿,多因胃火上炎或濕熱毒邪蘊結所致,小兒體質稚陰稚陽,易受熱毒侵襲。
- 舌上生瘡:即口舌糜爛,多與心脾積熱相關,熱毒上熏口舌,局部氣血壅滯而發瘡。
此方外敷,直接作用患處,旨在清熱解毒、消腫斂疮,適用於熱毒熾盛之實證。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全方以「清熱涼血為主,佐以收斂生肌」,藥物配伍如下:
寒水石(燒紅):
- 性辛鹹寒,煅後增強收斂止血之效,主清胃火、解肌熱,為方中君藥。燒紅後質地疏鬆,更利外敷吸附滲液。
蒲黃:
- 生用活血止血,炒炭偏止血。此處未標明製法,推測生用兼顧化瘀與止血,改善牙疳出血及局部瘀滯。
文蛤(五倍子):
- 性酸澀寒,具收斂止血、解毒消腫之效,外用可斂瘡,抑制潰瘍滲出,輔助寒水石加強固澀。
青黛:
- 鹹寒入肝,清熱解毒、涼血消斑,針對熱毒熾盛之牙疳腫痛,尤善治口瘡。
冰片:
- 辛香走竄,外用清熱止痛、防腐生肌,助藥力滲透,速緩疼痛,為引經佐使。
配伍特點:
- 清斂並舉:寒水石、青黛清熱瀉火,文蛤、蒲黃收斂止血,冰片開散鬱熱。
- 標本兼治:既祛火毒(治本),又斂瘡止痛(治標),符合小兒牙疳「熱毒夾濕」的病機。
治療原理:
外敷後,藥物直接作用於糜爛處,清解局部熱毒,降低炎症反應;同時收斂瘡面,減少滲血滲膿,冰片促進黏膜修復,達到「消腫—斂瘡—止痛」之效。
傳統服藥法
寒水石(燒紅)1兩,蒲黃5錢,文蛤5錢,青黛2錢,冰片1分。
上為細末。
敷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牙疳速效散, 出處:《良朋匯集》卷四。 組成:寒水石(燒紅)1兩,蒲黃5錢,文蛤5錢,青黛2錢,冰片1分。 主治:小兒牙疳,及舌上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