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仙鮮散中加入蒲黃,主要考慮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利水消腫:蒲黃性味甘平,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仙鮮散多用於治療濕熱蘊結、小便不利、水腫等症,蒲黃的利水作用可有效改善這些症狀。
2. 止血化瘀:蒲黃亦有止血化瘀之功。仙鮮散中常配伍活血化瘀藥物,蒲黃可輔助止血,避免活血藥物過於傷血。此外,蒲黃還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消散瘀血,改善局部疼痛。
仙鮮散方中包含青黛,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生肌的功效。仙鮮散旨在治療熱毒瘡瘍,青黛可有效清熱解毒,消退瘡瘍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二、涼血止血:青黛對於熱毒所致的出血具有止血作用。仙鮮散中常配合其他涼血止血藥物,如生地、丹皮等,共同發揮涼血止血的功效,治療熱毒瘡瘍伴隨的出血症狀。
「仙鮮散」方劑中加入「孩兒茶」,主要是基於其 清熱解毒 的功效。孩兒茶,又名「金絲草」,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孩兒茶常用於治療 熱毒血痢、疔瘡腫毒、跌打損傷 等症。在仙鮮散中,孩兒茶的作用可能是為了 降低藥性,避免單味藥物過於燥烈,同時也可 增強清熱解毒 的功效,使藥效更為全面。
仙鮮散中加入冰片,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針對外感熱毒、瘡瘍腫痛等症狀,起到清熱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 通竅開竅,醒神止痛:冰片氣味芳香,具有通竅開竅、醒神止痛的功效。可針對鼻塞、頭痛、目赤腫痛等症狀,起到通竅開竅、醒神止痛的作用。
因此,仙鮮散中加入冰片,能夠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通竅開竅、醒神止痛等多重功效,有助於治療相關疾病。
主治功效
仙鮮散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出處: 《重訂囊秘喉書》
方劑組成分析:
仙鮮散由蒲黃、青黛、孩兒茶、冰片四味藥組成。
蒲黃: 性味甘平,歸肝、心包經。具有止血、化瘀、利尿的功效。在此方中,蒲黃主要取其化瘀之功,可以改善喉部局部血液循環,消除腫脹。
青黛: 性味鹹寒,歸肝、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的功效。在此方中,青黛主要取其清熱解毒、涼血之功,可以針對喉癬之熱毒病因,清除熱邪。
孩兒茶: 性味苦、澀,涼。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收濕斂瘡,止血的功效。在此方中,孩兒茶主要取其收斂、消炎的作用,可以促進潰瘍面的癒合,並減輕炎症反應。
冰片: 性味辛、苦,微寒。歸心、脾、肺經。具有開竅醒神,清熱止痛的功效。在此方中,冰片主要取其清熱止痛、開竅之功,可以迅速緩解喉部疼痛,並有助於其他藥物發揮作用。
古籍主治: 虛火喉癬。
治療原理分析:
基於古文內容和方劑組成,我們可以推測「仙鮮散」主要針對「虛火喉癬」。中醫認為,「虛火喉癬」多因陰虛火旺,虛火上炎所致。方中青黛、孩兒茶清熱解毒,針對病因;蒲黃活血化瘀,改善局部循環;冰片清熱止痛,緩解症狀。四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以治療虛火喉癬。但由於古籍內容的限制,並無更詳細關於該方劑的說明,只能推測出其主要機理,因此對於虛火喉癬的治療效果是否顯著以及具體藥理機制仍然需要更多現代醫學的研究和臨床驗證。
總結:
仙鮮散是一個古代用於治療虛火喉癬的方劑。其組成的四味藥物,各自發揮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收斂消炎、清熱止痛的作用,通過綜合作用達到治療目的。但因文獻資料有限,其作用機理與臨床效用仍有待進一步證實。
傳統服藥法
煅食鹽6分,蒲黃4分,燈草灰3分,滴乳石3分,青黛2分,兒茶5分,冰片1分。
如碎腐,加牛黃、珍珠、琥珀、龍骨;如虛腐,加人參末、制甘石;如吹藥即痛,去煅食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有虛寒體質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仙鮮散, 出處:《囊秘喉書》卷上。 組成:煅食鹽6分,蒲黃4分,燈草灰3分,滴乳石3分,青黛2分,兒茶5分,冰片1分。 主治:虛火喉癬。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