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法枯痔散
XIN FA KU ZH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科十三方考》卷下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極寒 (0.16)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肺經 28%
胃經 14%
心經 14%
脾經 14%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新法枯痔散中添加青黛,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痔瘡多因濕熱下注、血瘀不通所致,青黛可以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改善痔瘡的紅腫、疼痛、出血等症狀。
- 消腫止痛: 青黛對於外傷引起的腫痛、膿瘡亦有良好的消腫止痛效果,可以加速痔瘡的癒合,減輕患者的痛苦。
因此,新法枯痔散中添加青黛,可以有效改善痔瘡的症狀,促進其痊癒。
新法枯痔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個原因:
一、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能有效緩解痔瘡引起的疼痛、腫脹、發炎等症狀。
二、 涼血止血、生肌收斂: 冰片亦有涼血止血、生肌收斂的功效,能幫助止住痔瘡出血,並促進傷口癒合,避免感染。
因此,新法枯痔散中加入冰片,可有效改善痔瘡的各種症狀,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新法枯痔散」主要用於治療「痔核」,其功效核心在於「枯痔」——即通過腐蝕、乾燥作用,使痔核壞死脫落。古代醫家認為痔核多因濕熱下注、氣血瘀滯所致,此方以局部外用直接作用於患處,屬「蝕瘡去腐」之法,旨在祛除病理組織,促進新生。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新石灰(生石灰,CaO)
- 性味辛溫,腐蝕性極強,古代多用於蝕惡肉、去瘀血。
- 遇水生成氫氧化鈣(熟石灰),釋放大量熱量並具強鹼性,可促使痔核蛋白質變性、組織凝固壞死,達到「枯脫」效果。
乾鹼(碳酸鈉,Na₂CO₃)
- 鹼性物質,能軟化組織、溶解角質,增強石灰的腐蝕滲透力。
- 與石灰協同,形成高鹼性環境,破壞痔核細胞結構,加速痔核乾燥脫落。
青黛(靛藍提取物)
- 性寒,清熱解毒、涼血消腫,可緩解石灰、乾鹼的燥烈之性。
- 抑制局部炎症反應,減少外用腐蝕藥可能引發的紅腫熱痛。
冰片
- 辛涼走竄,能清熱止痛、透皮助藥力深入。
- 其局部麻醉作用可減輕腐蝕過程中的疼痛,改善患者耐受性。
配伍邏輯
- 腐蝕與緩衝並行:石灰、乾鹼為主力,直接蝕痔;青黛、冰片為輔,清熱止痛,避免過度刺激。
- 動靜結合:石灰動而峻烈,冰片行而散鬱,青黛靜而清解,乾鹼穩而滲透,共奏「腐蝕-消炎-止痛」之效。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強鹼性腐蝕作用,使痔核組織蛋白變性、脫水壞死,最終脫落;同時輔以清熱涼血之品,控制局部炎症。屬「峻藥緩攻」之法,既保證療效,又兼顧患者耐受性,符合中醫「去腐生新」的瘡瘍治療思路。
傳統服藥法
新石灰2兩,乾鹼(即乾炭酸納粉)2兩,青黛5錢,冰片5錢。先將石灰,青黛二物研細,然後加入乾鹼、冰片二物,再研勻之,即成。須用瓶嚴密緊封備用。
用時以水調和塗痔核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新法枯痔散, 出處:《外科十三方考》卷下。 組成:新石灰2兩,乾堿(即乾炭酸納粉)2兩,青黛5錢,冰片5錢。 主治:痔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