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液散

QING Y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8

熱/寒比例

極寒 (0.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肺經 19%
胃經 14%
脾經 12%
三焦經 7%
腎經 7%
小腸經 7%
大腸經 7%
心經 5%
肝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三焦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青液散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對於外感熱毒、咽喉腫痛、瘡瘍腫毒等症,青黛能有效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二、涼血止血:青黛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能有效控制熱毒所致的出血,例如鼻衄、牙齦出血等。

綜上所述,青黛在青液散中發揮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有助於治療多種熱毒所致的疾病。

青液散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瀉火,解毒消腫:芒硝性寒,味苦鹹,入肝、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消腫的功效。對於青液散所治療的熱毒壅盛、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狀,芒硝可以有效清熱解毒,消散腫脹。
  2. 引藥下行,加速療效:芒硝味鹹,具有引藥下行的作用,可以促進藥物直達病竈,加速藥效發揮。對於青液散中的其他藥物,芒硝可以起到引導作用,使其更有效地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青液散中包含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效。青液散多用於治療外感熱病、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症,冰片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疼痛。
  2. 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芳香走竄,能開竅醒神,並具有止痛止癢的作用。青液散中加入冰片,能促進藥物快速滲透,加強清熱解毒之效,並改善局部不適症狀。

總而言之,冰片在青液散中的加入,能夠有效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等作用,提高藥方療效。

主治功效


青液散主治功效分析

青液散,一方劑名,廣見於歷代醫書,其組成多由青黛、芒硝(或朴硝)、冰片(或龍腦)三味藥物組成,於古代主要用於治療嬰幼兒及小兒的口腔疾患,如鵝口瘡、重舌、口瘡等。縱觀古籍記載,青液散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一、清熱解毒,涼血消腫:

  • 青黛:性味鹹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的功效,能清泄火熱,涼血解毒。古籍中常提及「心脾有熱」,此熱邪為口腔疾病發生的重要病因。青黛能針對此類熱毒,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 芒硝(朴硝):味鹹、苦,性寒,有潤燥通便、清熱消癥的作用。在口腔疾患中,若熱邪壅盛,易導致口舌乾燥、腫脹,芒硝可清熱散結、泄熱通便,以達到疏導熱邪、緩解腫脹的目的。

二、消炎鎮痛,開竅醒腦:

  • 冰片(龍腦):氣芳香,味辛、苦,性微寒,有清熱解毒、消炎鎮痛、開竅醒腦的功效。其辛散走竄之性,能助藥力直達病所,消散局部炎症,並能緩解疼痛。

三、綜合作用,多方協同:

青液散的組方精簡,但三藥合用,卻能發揮多重功效:

  1. 針對病因: 諸多醫書均提及小兒口瘡、重舌等病因與「心脾有熱」相關。青液散以青黛、芒硝清熱瀉火為主,直擊病因,從根本上改善病竈。
  2. 改善症狀: 口瘡、重舌常伴有紅腫疼痛,冰片的加入,能有效緩解局部炎症和疼痛,加速病情恢復。
  3. 局部用藥: 古籍記載,青液散多為研末後,以雞蛋黃、蜂蜜等調和,塗於患處,或以鵝翎蘸取敷之,均為局部用藥,使藥效能直接作用於病竈,提高了療效。

總而言之,青液散以青黛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為主,佐以芒硝清熱通便,冰片(龍腦)消炎鎮痛、開竅醒腦,三藥協同作用,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消炎止痛之效,故能有效治療小兒鵝口瘡、重舌、口瘡等口腔疾患。古代醫家認為此方能針對“心脾有熱”這一病機,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傳統服藥法


青黛1錢,樸消1錢,冰片少許。
上為細末,蜜調。
以鵝翎少許敷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幼兒鵝口

相同名稱方劑


青液散, 出處:《嬰童百問》卷四。 組成:青黛1錢,朴消1錢,冰片少許。 主治:嬰孩、小兒鵝口、重舌、口瘡。

青液散, 出處:《幼幼新書》卷三十四引《家寶》。 組成:青黛1錢,腦子少許。 主治:小兒、嬰孺鵝口、重舌及口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