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炮散

一炮散

YI PAO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遺編》卷下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6

熱/寒比例

極寒 (0.1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5%
肝經 15%
脾經 15%
三焦經 9%
胃經 9%
腎經 9%
小腸經 9%
大腸經 9%
心經 6%
肺經
肝經
脾經
三焦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大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一炮散中添加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特性:

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寒,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對於一些因熱毒引起的瘡瘍腫痛、咽喉腫痛等症狀,冰片能有效緩解。

二、開竅醒神,止痛止癢: 冰片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能用於治療熱病神昏、中風昏迷等症狀。此外,冰片還具有一定的止痛止癢作用,對於皮膚瘙癢、疼痛等症狀有一定療效。

因此,一炮散中添加冰片,可以有效地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開竅醒神等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一炮散中使用芒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下通便: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強力瀉下通便的作用。一炮散多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腸胃實熱所致的便祕、腹痛、發熱等症,芒硝可迅速瀉熱通便,解除腸道積滯,使熱毒得以排出。
  2. 清熱解毒: 芒硝亦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降低體溫,緩解發熱、口渴、咽喉腫痛等症狀。一炮散中常配合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芩、連翹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作用,消散體內熱毒,恢復機體平衡。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炮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劑主治「單乳蛾并及喉風、喉痹,飲食不下,命在危急」,屬中醫喉科急症範疇。「乳蛾」即今之扁桃體腫大化膿,「喉風」泛指咽喉腫痛閉塞之急症,「喉痹」則為咽喉阻塞、氣機不通之重症。三者皆以咽喉腫痛、吞嚥困難為特徵,甚者呼吸受阻,危及性命。一炮散設計為吹喉外用,直接作用於病灶,目的在於快速解毒消腫、開閉通痹,挽救危急。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雄精(雄黃)

    • 性辛溫,有毒,傳統用於解毒殺蟲、燥濕祛痰。其辛烈之性可破結消腫,針對咽喉熱毒壅盛、痰瘀互結之病機。外用能直接抑制局部炎症與化膿。
  2. 真犀黃(牛黃)

    • 苦涼,清心瀉火、解毒豁痰,為熱毒內陷之要藥。此處用其清解咽喉深層熱毒,與雄黃配伍,一溫一涼,共奏解毒消腫之效。
  3. 冰片

    • 辛香走竄,能透達膜原、開竅散鬱。其性涼,可助犀黃清熱,同時引藥直達病所,緩解咽喉腫痛之急。
  4. 皮消(芒硝,炒)

    • 咸寒軟堅,炒後燥性增強,取其燥濕消腫之效。與雄黃同研,可增強局部滲透力,消散咽喉瘀熱痰結。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 解毒為主:雄黃、犀黃為君,解熱毒、痰毒;輔以冰片開閉,芒硝軟堅,形成「解毒—開竅—消腫」聯動。
  • 局部速效:吹喉法使藥力直達患處,針對熱毒壅滯、氣血閉阻之咽喉急症,迅速緩解腫痛窒息。
  • 動靜相濟:冰片之「動」助藥力滲透,芒硝炒後之「靜」穩定藥性,避免過於寒涼凝滯。

此方體現中醫「急則治標」思維,專為喉科危急重症設計,通過強效解毒消腫,挽救氣機閉塞之險證。

傳統服藥法


真犀黃7分,雄精1錢,冰片7分,皮消1錢5分(炒,研)。
先將消炒燥,同雄精研細,方入犀黃、冰片,共研極勻,瓷瓶密貯,勿使出氣。
臨用吹入喉間。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乳腺炎神經性厭食症五十肩乳房腺體瘤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一炮散, 出處:《瘍科遺編》卷下。 組成:真犀黃7分,雄精1錢,冰片7分,皮消1錢5分(炒,研)。 主治:單乳蛾並及喉風、喉痹,飲食不下,命在危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