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縮砂湯中加入丁香,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止痛: 丁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嘔之效。縮砂湯主治寒邪犯胃、脾胃虛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泄瀉等症,丁香可溫暖脾胃,緩解寒邪引起的疼痛,並能促進消化,改善嘔吐症狀。
- 降逆止嘔: 丁香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抑制胃氣上逆,緩解嘔吐。縮砂湯中加入丁香,不僅能溫中止痛,還能協同其他藥物降逆止嘔,提高療效。
縮砂湯中加入砂仁,主要是利用其 行氣止痛 及 溫脾止瀉 的功效。
砂仁味辛性溫,入脾胃經,能 溫中散寒,有助於緩解脾胃寒涼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其行氣作用,能 疏肝理氣,幫助解除氣滯所造成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等。
因此,縮砂湯中加入砂仁,不僅能 溫脾止瀉,也能 行氣止痛,有助於改善脾胃功能,緩解因脾胃虛寒、氣滯所導致的各種不適。
縮砂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調和藥性:縮砂湯以燥濕化痰、理氣止痛為功效,其中藥性偏燥。甘草味甘性平,能緩解藥性燥烈,避免傷胃,使藥物更平和地發揮作用。
其二,增強療效:甘草具有補脾益氣、和中緩急的作用,可以增強脾胃功能,促進藥物吸收,更有效地改善病症。
同時,甘草還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例如與半夏、茯苓等合用,可以增強其化痰止咳的效果。因此,甘草在縮砂湯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縮砂湯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宣肺利氣,引藥下行: 桔梗味辛,性平,入肺經,具有宣肺利氣、開音通竅之效。縮砂湯主治脾胃氣滯、胸悶腹脹,桔梗可助縮砂、厚朴等藥物宣暢氣機,將藥力引導至下焦,使脾胃氣機通暢,達到止痛止瀉的效果。
2. 潤燥止咳,改善呼吸道症狀: 桔梗性潤,可潤燥止咳,對於因氣滯導致的咳嗽、痰多等症狀有緩解作用。縮砂湯中加入桔梗,可以協同其他藥物,改善呼吸道症狀,提升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縮砂湯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解析 此方主治範疇集中於「寒濕氣滯」引發的脾胃與胸腹症狀,核心病機為:
- 寒邪凝滯:針對「一切冷氣,心腹刺痛」,中醫認為寒性收引,易阻滯氣血而致疼痛,此方溫散之力可破陰寒。
- 濕阻氣機:胸膈痞悶、脅腹脹滿、嘔逆等,反映濕濁停聚中焦,影響氣機升降。方中藥物多具辛香行氣之性,能化濕醒脾。
- 脾胃虛弱:飲食無味、脾胃不和、酒食傷脾等,顯示運化功能低下。藥物組合兼顧消滯與健運,標本兼治。
- 嘔吐不止:此方止嘔機制非單純鎮逆,而是透過溫中化濕、疏暢氣機以治本,符合「見嘔休治嘔」的傳統思路。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君藥:縮砂仁(12兩)
- 性溫味辛,入脾胃經,為醒脾調胃要藥。其芳香能化濕濁,辛散可解氣滯,溫性兼具止嘔痛之效,直接對應主證。用量獨重,體現其核心地位。
臣藥:丁香皮(6兩)
- 辛溫芳香,擅溫中降逆。與砂仁協同增強溫散寒濕、下氣止嘔之力。古代強調「不見火」以保留揮發性成分,增強行氣效果。
佐藥:桔梗(60兩)
- 用量驚人,凸顯其關鍵佐助角色。性能升提,與砂仁、丁香之降氣形成「升降相因」的巧妙配伍:
- 上宣肺氣以開胸膈之痞悶
- 下通腸腑以助消滯除脹
- 另具載藥上行之效,引諸藥作用於中上二焦。
- 用量驚人,凸顯其關鍵佐助角色。性能升提,與砂仁、丁香之降氣形成「升降相因」的巧妙配伍:
使藥:甘草(12兩,炒)
- 炒製後溫性增強,調和諸藥同時補益脾胃。與桔梗配伍(《傷寒論》桔梗湯思路)能緩急止痛,對心腹刺痛有協同療效。
三、配伍特點與作用機理
- 辛溫芳香為主體:全方氣味濃烈,符合「治濕當以溫藥」原則,透過溫通化解寒濕凝滯。
- 升降同調結構:丁香、砂仁降氣止嘔,桔梗宣發升提,形成氣機循環,有效解除痞滿脹悶。
- 消補並行設計:砂仁、丁香消積滯,甘草補脾胃,適合「虛實夾雜」的酒食所傷證候。
- 給藥方式考量:「食前沸湯點服」既利用熱湯溫散寒邪,鹽少許引藥入腎,寓有「先天溫煦後天」的深意。
此方體現宋代以後「香燥理氣」配伍的典型思路,針對當時飲食不節、寒濕困脾的常見病證,展現中醫「氣機理論」在消化系統疾病的靈活應用。
傳統服藥法
丁香皮(不見火)6兩,縮砂仁(不見火)12兩,甘草(炒)12兩,桔梗(焙)60兩。
消滯氣,寬胸膈,健脾胃,進飲食,止嘔吐。
上為細末。
每服1錢,入鹽少許,食前沸湯點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縮砂湯是一張溫中散寒、理氣和胃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一切冷氣所導致的胸腹脹滿、嘔吐不止等症狀。但由於本方中含有砂仁,砂仁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縮砂湯, 出處:《直指》卷十四。 組成:縮砂、黃連、木賊。 主治:大腸虛而挾熱,脫肛紅腫。
縮砂湯, 出處:《醫學探驪集》卷五。 組成:廣縮砂5錢,陳皮3錢,焦白朮4錢,炮薑4錢,厚朴4錢,檳榔3錢,粉甘草2錢。 主治:噯氣吞酸。
縮砂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九八引《居家必用》。 組成:縮砂仁4兩,烏藥2兩,烏附子(炒)2兩,粉草(炙)2兩。 主治:常服快氣進食。主治:中酒者。
縮砂湯, 出處:《直指》卷二十六。 組成:縮砂半兩,桑寄生半兩,當歸3錢,川芎3錢,艾葉(炒)3錢,阿膠(酥炒)3錢,南木香2錢,甘草(炙)2錢。 主治:胎動,腹脅腰痛,或忍痛失氣,胎又不動,血水間下。
縮砂湯, 出處:《局方》卷十(寶慶新增方)。 組成:丁香皮(不見火)6兩,縮砂仁(不見火)12兩,甘草(炒)12兩,桔梗(焙)60兩。 主治:消滯氣,寬胸膈,健脾胃,進飲食,止嘔吐。主治:一切冷氣,心腹刺痛,胸膈痞悶,脅腹脹滿,嘔逆惡心,飲食無味,脾胃不和,酒食多傷,嘔吐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