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婦女紫金丹中加入砂仁,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個作用:
- 行氣止痛: 砂仁味辛、性溫,能溫脾胃、行氣止痛,有助於緩解婦女因氣滯血瘀、寒凝血瘀所導致的腹痛、腰痛等症狀。
- 健脾開胃: 砂仁能溫脾健胃、消食化積,對於婦女因脾胃虛弱、消化不良所造成的食慾不振、脘腹脹滿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
因此,砂仁的加入能有效改善婦女因氣血運行不暢、脾胃虛弱所引起的各種病症,有助於調理女性整體健康。
婦女紫金丹方中包含枳殼,主要原因如下:
- 疏肝理氣:枳殼味苦、性寒,具有疏肝理氣、消積化痰的功效。婦女常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問題,枳殼可疏通肝氣,使氣血運行通暢,緩解胸悶不舒。
- 消食導滯:枳殼善於消食導滯,對於因飲食積滯導致的胃脘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枳殼可幫助消化吸收,改善胃腸功能。
婦女紫金丹中的烏藥,擅長行氣解鬱、調理經絡。烏藥能夠舒緩經絡中的氣滯,改善經血流通。在方劑中使用烏藥,有助於減少經痛,提升通經效果。
婦女紫金丹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行氣止痛: 木香性溫味辛,入脾、胃、肝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婦女常見的痛經、腹痛、月經不調等症狀,皆與氣血運行不暢有關,木香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改善氣血循環。
- 理氣解鬱: 木香能理氣解鬱,對於婦女情緒不穩定、易怒易煩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木香還能改善消化不良,增進食慾,有助於女性整體身體機能的改善。
婦女紫金丹中加入陳皮,主要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1. 理氣健脾: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溼化痰的功效。女性常有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之症,而陳皮可健脾和胃,幫助消化吸收,改善氣血循環,從而緩解女性體虛乏力、面色蒼白等症狀。
2. 疏肝解鬱:陳皮還能疏肝解鬱,緩解肝氣鬱結導致的胸悶氣滯、情緒煩躁等症狀。女性容易受情緒影響,肝氣鬱結較爲常見,陳皮可以起到疏肝理氣,調暢氣機的作用,使女性身心舒暢,氣血調和。
婦女紫金丹方中加入延胡索,主要有以下原因:
- 活血化瘀,行氣止痛: 延胡索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改善婦女因氣血瘀滯而引起的痛經、經閉、腹痛等症狀。
- 疏肝解鬱,調和氣血: 延胡索還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可以緩解女性因情緒波動、肝氣鬱結而引發的乳房脹痛、月經不調等問題。
總之,延胡索在婦女紫金丹中起到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疏肝解鬱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女性因氣血瘀滯、肝氣鬱結而引起的各種婦科疾病。
婦女紫金丹中的紅豆蔻,具有理氣消脹、促進經血運行的作用。紅豆蔻能夠改善經絡中的氣滯,促進經血循環。在方劑中加入紅豆蔻,有助於舒緩經痛和經絡不暢。
婦女紫金丹中的莪朮,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莪朮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經絡中的瘀血。在方劑中添加莪朮,有助於緩解經絡不通,提升方劑效果。
「婦女紫金丹」方劑中加入「三稜」,主要原因有二:
- 破瘀散結: 三稜性味苦辛,入肝脾經,具有破血行氣、消癥散結之效。婦科疾病多因氣血瘀滯、經絡不通而致,三稜能有效破除瘀血,使氣血流通,改善病竈。
- 調經止痛: 三稜能調和氣血,疏通經絡,對於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其散結功效亦能改善盆腔瘀血,緩解疼痛。
因此,「三稜」在「婦女紫金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助於改善女性因瘀血、氣滯所導致的各種婦科疾病。
婦女紫金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行氣活血:檳榔味辛性溫,入胃、大腸經,具有行氣消積、活血化瘀的功效。婦女常因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月經不調、痛經、乳房脹痛等症狀,檳榔可促進氣血流通,改善這些症狀。
2. 消積導滯:檳榔能消食導滯,對於女性因飲食不節而導致的胃脹、腹脹、便祕等問題,具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婦女紫金丹之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氣郁血凝寒滯」所致婦科諸症,其核心病機為肝氣鬱結、寒凝血瘀,表現在:
- 經脈閉阻:經水不通、亂經痛經,皆因氣滯血瘀,胞宮寒凝,沖任失調。
- 生育障礙:不能受孕,緣於氣血不通,胞脈受阻,難以攝精成胎。
3 癥瘕積聚:肝血氣塊作痛,屬氣滯日久,血瘀成塊,寒凝加重痺痛。
方劑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本方以行氣破血、溫散寒凝為主軸,配伍層次如下:
1. 行氣解鬱,通調三焦
- 砂仁、枳殼、烏藥、廣木香、陳皮:集群藥辛香行氣之力,疏肝醒脾,破除氣滯。其中枳殼炒焦增苦降之性,防氣藥過燥;烏藥善走下焦,溫腎散寒,助氣化下行。
- 檳榔:降氣導滯,開泄腸胃壅塞,使氣機升降有序。
2. 破血消癥,通經止痛
- 蓬莪朮、京三稜:為血中氣藥,峻破血瘀,散結消積,針對氣血結塊。
- 延胡索:專入血分,行氣活血止痛,直達胞宮痺阻。
3. 溫中散寒,健脾燥濕
- 天台烏藥(疑為「天台烏藥」之略)、紅豆蔻:溫腎暖宮,散下焦寒凝;紅豆蔻兼化濕醒脾,防滯氣生濕。
- 赤米湯泛丸:赤米(紅麴米)活血和胃,助藥力溫行,避免寒藥傷中。
治療原理
全方以「氣行則血行,血溫則瘀化」為法:
- 氣機通暢則肝鬱得舒,沖任氣血自和;
- 血瘀得破則經脈無阻,痛經癥瘕可除;
- 寒散濕化則胞宮得溫,孕育條件乃成。
適用體質特徵
此方宜於體實氣滯、面色青黃、舌暗苔白膩、脈沉弦緊之證,若兼氣虛血弱者,需斟酌加減,非單純破氣攻瘀所能勝任。
傳統服藥法
砂仁1兩5錢,枳殼1兩5錢(炒焦),天台1兩5錢,烏藥1兩5錢,廣木香1兩,陳皮1兩,延胡索1兩,紅豆蔻1兩,蓬莪朮1兩,京三稜1兩,檳榔1兩3錢。
上為細末,赤米湯泛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熟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婦女紫金丹, 出處:《中國醫學大辭典》。 組成:砂仁1兩5錢,枳殼1兩5錢(炒焦),天台1兩5錢,烏藥1兩5錢,廣木香1兩,陳皮1兩,延胡索1兩,紅豆蔻1兩,蓬莪朮1兩,京三棱1兩,檳榔1兩3錢。 主治:婦女氣鬱血凝寒滯,經水不通,或亂經痛經,不能受孕,及肝血氣塊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