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出處典籍:《直指》卷十七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3%
腎經 32%
脾經 16%
心經 6%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平補

整體功效

補腎固精,止遺尿

主治

消腎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澀數而瀝,如欲滲之狀;或虛勞內損遺尿,或下焦虛寒,小便欲出而不禁。

消腎不渴,指的是消除腎虛所導致的口不渴的症狀;肌肉瘦削,指的是由於腎虛導致的肌肉消瘦;小便澀數而瀝,如欲滲之狀,指的是小便澀急,數次而少,如欲滲出之狀;或虛勞內損遺尿,指的是由於虛勞內損導致的小便失禁;或下焦虛寒,小便欲出而不禁,指的是由於下焦虛寒導致的小便失禁。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十六:「平補丸,治消腎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澀數而瀝,如欲滲之狀;或虛勞內損遺尿,或下焦虛寒,小便欲出而不禁。」
  • 本草正義》卷十四:「平補丸,補腎固精,止遺尿之要藥也。」

傳統服藥法

菟絲子(酒浸,研,焙)半兩,山茱萸(酒浸,焙)半兩,當歸半兩,益智仁半兩,川楝肉3錢半,牛膝3錢半,葫蘆巴(炒)3錢半,厚杜仲(薑制,炒)3錢半,巴戟(去心)3錢半,蓯蓉(酒浸,焙)3錢半,乳香2錢。
上為末,糯米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食前棗湯或鹽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菟蕬子、山茱萸、當歸、益智仁、川楝子、川牛膝、葫蘆巴、杜仲、巴戟天、肉蓯蓉、乳香等十味中藥組成。其中,菟蕬子、山茱萸、當歸、益智仁、川楝子、川牛膝、葫蘆巴、杜仲、巴戟天、肉蓯蓉均具有補腎固精的功效;乳香具有活血通絡、止痛的功效。本方具有補腎固精、止遺尿的功效,適用於消腎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澀數而瀝,如欲滲之狀;或虛勞內損遺尿,或下焦虛寒,小便欲出而不禁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腎固精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尿失禁
肺結核
低血壓
肺氣腫
慢性腎衰竭
營養不良
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
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
陰莖勃起不倒
骨質疏鬆症
夜間遺尿

相同名稱方劑

平補丸, 出處:《直指》卷十七。 組成:菟絲子(酒浸,研,焙)半兩,山茱萸(酒浸,焙)半兩,當歸半兩,益智仁半兩,川楝肉3錢半,牛膝3錢半,葫蘆巴(炒)3錢半,厚杜仲(薑制,炒)3錢半,巴戟(去心)3錢半,蓯蓉(酒浸,焙)3錢半,乳香2錢。 主治:消腎不渴,肌肉瘦削,小便澀數而瀝,如欲滲之狀;或虛勞內損遺尿,或下焦虛寒,小便欲出而不禁。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鹿茸益精丸

相似度 64%

平補蓯蓉煎

相似度 60%

固本健陽丹

相似度 55%

仙傳蟠桃丸

相似度 54%

無比薯蕷丸

相似度 52%

家韭子丸

相似度 52%

薯蕷散

相似度 52%

補腎續斷丸

相似度 52%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