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粟飲子

XIANG SU YIN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肺經 25%
胃經 20%
心經 10%
腎經 10%
肝經 5%
大腸經 5%
脾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1

主治功效


香粟飲子

組成

丁香、罌粟殼、甘草、白荳蔻、乳香。

功效

行氣止痛,和胃止瀉。

主治

痢疾

文獻參考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三。

傳統服藥法


丁香5枚,罌粟殼5個(炙黃),甘草1寸(炙),白豆蔻仁1枚,乳香1皂子大。
上(口父)咀。以水1碗,煎至半碗,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丁香辛溫,行氣止痛;罌粟殼、甘草、白荳蔻、乳香均能和胃止瀉。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止痛,和胃止瀉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久服。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粟飲子, 出處:《中藏經·附錄》。 組成:丁香5枚,罂粟殼5個(炙黃),甘草1寸(炙),白豆蔻仁1枚,乳香1皂子大。 主治:痢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烏紫金丸

相似度 66%

清涎湯

相似度 60%

乳香止痛散

相似度 60%

養氣湯

相似度 60%

須問湯

相似度 60%

粟煎散

相似度 57%

如意丹

相似度 57%

普濟方

相似度 57%

丁蔻理中丸

相似度 54%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