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養津益胃湯中加入玉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滋陰養胃:玉竹性甘寒,入肺胃經,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能有效緩解胃陰不足所致的口乾咽燥、胃脘灼熱等症狀,並滋養胃氣,增強胃的消化功能。
二、潤肺止咳:玉竹亦具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對於因肺燥津傷引起的咳嗽、痰少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整體而言,玉竹在養津益胃湯中發揮著滋陰養胃、潤肺止咳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胃陰不足、燥熱傷肺等病症的效果。
養津益胃湯中包含石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生津:石斛味甘性微寒,入胃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胃生津之效。其能清熱解毒,潤燥止渴,對於胃陰不足,口乾舌燥,食慾不振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健脾益胃:石斛含有多種營養成分,如多醣類、生物鹼等,能促進胃腸蠕動,增強消化功能,改善胃部不適,有效治療脾胃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石斛的加入,可有效改善胃陰不足、脾胃虛弱等問題,達到養津益胃的功效。
養津益胃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養血柔肝:白芍味酸甘,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之效。此方用以滋陰養胃,而肝陰不足易致胃陰虧損,白芍可滋養肝陰,間接起到益胃的作用。
- 緩解胃痛:白芍具有緩解胃痛的作用,能舒緩胃部痙攣,改善胃痛、胃脹等不適。這對於因胃陰不足而引起的胃痛,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白芍在養津益胃湯中發揮著養血柔肝、緩解胃痛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滋陰益胃,改善胃部不適。
養津益胃湯中包含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養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血涼血的功效。其能清熱涼血,滋養心肝腎陰,對於熱病傷津、陰虛火旺所致的口渴、咽乾、燥熱、便祕、失眠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 益胃生津: 生地黃入胃經,能滋養胃陰,促進胃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對於脾胃虛弱、津液不足引起的胃痛、食慾不振、口乾舌燥等症狀,生地黃能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
因此,生地黃在養津益胃湯中發揮滋陰養血、益胃生津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養津益胃湯中加入麥門冬,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滋陰生津: 麥門冬性寒味甘,入心、肺、胃經,具有滋陰生津、養胃生津的功效。適用於胃陰不足、津液虧損所致的口乾舌燥、胃脘灼熱、食慾不振等症狀。
- 清熱除煩: 麥門冬亦有清熱除煩之效,可緩解因陰虛火旺引起的煩躁不安、失眠多夢等症狀。
因此,麥門冬在養津益胃湯中能起到滋陰生津、清熱除煩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養胃益津、清熱除煩的功效。
「養津益胃湯」中加入「亞麻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潤腸胃,養護胃陰: 亞麻子富含油脂,性質潤滑,能潤滑腸道,緩解燥熱,並有助於滋養胃陰,改善胃部乾燥、疼痛等症狀。
- 清熱解毒,平肝降火: 亞麻子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功效,能緩解因熱毒引起的胃部不適,同時也能平肝降火,改善肝火上炎引起的胃痛、口苦等症狀。
因此,在「養津益胃湯」中加入亞麻子,有助於滋潤腸胃、養護胃陰,並清熱解毒、平肝降火,達到整體調理胃部功能的效果。
養津益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諸藥: 甘草性甘平,味甘而入脾胃,具有調和藥性、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在養津益胃湯中,甘草可以調和各味藥材,使藥性協調,避免藥物互相抵觸,更好地發揮藥效。
- 益氣健脾: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解脾胃虛弱的功效。養津益胃湯旨在滋養津液,健脾益胃,而甘草的加入可增強湯劑益氣健脾的作用,使脾胃功能得到改善,更有效地吸收和利用藥效。
養津益胃湯中加入鈎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平肝,熄風止痙:鈎藤性寒,具有清熱平肝、熄風止痙的功效。對於因肝陽上亢、風熱內擾而引起的頭暈目眩、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鈎藤能有效緩解。
- 增強滋陰養胃的作用:鈎藤配伍其他滋陰養胃藥物,如麥冬、生地等,可以增強方劑的滋陰降火、養胃生津功效,更全面地改善因陰虛火旺、胃陰不足所致的口乾舌燥、胃脘灼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鈎藤在養津益胃湯中起著清熱平肝、熄風止痙、增強滋陰養胃的作用,有助於整體方劑的療效。
養津益胃湯中加入石決明,主要基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 清肝明目,滋養肝陰: 石決明性寒味甘,入肝經,具有清熱涼肝、明目退翳的功效。對於肝陰不足,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口乾舌燥等症狀,石決明能清熱瀉火,滋養肝陰,改善視力。
- 平肝潛陽,鎮靜安神: 石決明能平息肝陽,鎮靜安神,對於肝陽上亢所致的頭暈目眩、心煩易怒、失眠多夢等症狀,石決明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因此,在養津益胃湯中加入石決明,可起到清熱滋陰、平肝潛陽的作用,對於治療肝陰不足、肝火上炎、肝陽上亢等症狀具有良好的輔助療效。
養津益胃湯中加入何首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補腎,益精血:何首烏性微溫,味苦甘,入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益精血、烏鬚髮、強筋骨等功效。針對胃陰不足、津液虧損所致的口乾舌燥、胃脘灼熱、虛煩不眠等症狀,何首烏能滋陰養胃,補充津液,緩解症狀。
- 補益脾胃,助消化:何首烏亦能補益脾胃,促進消化吸收,有助於改善胃陰不足、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
因此,養津益胃湯中加入何首烏,既能滋陰養胃,又能補益脾胃,有效改善胃陰不足、脾胃虛弱的症狀。
主治功效
養津益胃湯
藥劑組成: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鈎藤:具有平肝息風、清熱瀉火等功效。
何首烏:具有補血、補氣、祛風除濕、益精、解毒、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石斛:性微寒,味甘,入胃、肺、腎經,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石決明:性寒味甘,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
玉竹:具有滋陰、補氣、生津止渴、潤燥和除煩等多種傳統功效。
主治功效:
養津益胃湯主治因風熱邪氣侵犯肢體,使血液枯竭,肌肉萎縮,出現的遊走性疼痛。
總結:
養津益胃湯是中藥方劑,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生津止渴、潤肺清心、益氣安神、平肝息風、補氣、補血、活絡止痛、通便、強筋骨、補益肝腎等功效。中藥方劑組成介紹控制在100字以內,每一段介紹不需要加上 ## 或 ### ,不需要提及本文主旨。
傳統服藥法
玉竹30克,石斛30克,白芍12克,生地黃12克,麥冬12克,胡麻10克,甘草6克,鈎藤10克,石決明30克,何首烏10克。
滋養胃液,以生營血,平息肝風。
水煎服,每日1劑。
楊某某,女,28歲。1971年開始,兩手掌魚際肌肉漸見萎縮,並伴麻木感,四肢及後背時現游走性疼痛,屢治無效。飲食日減,更厭葷腥,口咽發乾而不多飲,月經提前,量少,心煩不安,兩頰緋紅,舌紅苔薄黃,脈大而軟。證由胃液不足,血虛不能養肝以熄風,而使風陽走於肢體,消灼血液所致。治宜滋養胃液以生營血,投以養津益胃湯,共服30余劑而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滋陰養血、益胃生津的功效,因此陰虛火旺、胃熱盛者不宜使用。
- 本方具有潤腸通便的功效,因此脾胃虛弱、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養津益胃湯, 出處:《千家妙方》引劉渡舟方。 組成:玉竹30g,石斛30g,白芍12g,生地黃12g,麥冬12g,胡麻10g,甘草6g,鉤藤10g,石決明30g,何首烏10g。 主治:滋養胃液,以生營血,平息肝風。主治:風陽走於肢體,消灼血液,肌肉萎縮而遊走作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