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血護肌膏

涼血護肌膏

LIANG XUE HU J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偏寒 (0.6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肺經 18%
脾經 18%
膀胱經 9%
大腸經 9%
心經 9%
胃經 9%
肝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涼血護肌膏」中加入天南星,乍看之下令人困惑,因為天南星性溫,與「涼血」功效相悖。然而,此處的天南星並非單純使用,而是經過炮製處理,去除了其毒性,保留其辛散止癢、消腫止痛的功效。

天南星入肺經,能散寒止癢,並能通絡止痛。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肌膚,導致瘙癢、疼痛、腫脹等症狀,天南星能有效消散邪氣,緩解症狀。因此,將炮製過的天南星加入「涼血護肌膏」,可起到止癢消腫、促進傷口癒合的輔助作用,達到「涼血護肌」的效果。

中藥方劑[涼血護肌膏]的組成中,包含[雄黃],因為雄黃具有強效的解毒消腫作用。雄黃能夠清除體內的毒素,改善由毒素引起的紅腫、瘡瘍等問題。其具有解毒消腫的功能,有助於緩解由熱毒引起的皮膚問題。雖然雄黃對於解毒具有顯著效果,但由於其毒性較大,使用時需謹慎,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以避免副作用。

涼血護肌膏中添加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1. 收斂止癢: 白礬性寒,具有收斂止癢的功效,能有效舒緩皮膚炎症,減輕瘙癢、灼熱等不適症狀,有助於改善皮膚紅腫、濕疹等問題。
  2. 消炎殺菌: 白礬具有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細菌生長,預防感染,促進傷口癒合,適合用於治療一些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病。

此外,白礬還能起到乾燥、吸水、止血的作用,配合其他藥材,更能發揮涼血護肌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涼血護肌膏傳統功效分析

此方主治「癰疽瘡疖、發背」,屬中醫外科瘡瘍範疇,多因熱毒壅滯、氣血瘀阻所致。其功效「活經絡,生肌肉」,顯示此方兼具「清熱解毒以涼血,散瘀消腫以護肌」之特點,適用於瘡瘍初期紅腫熱痛,或潰後腐肉未盡之階段。生地黃汁外用加強涼血消腫之效,助其「護肌」生新。


組方邏輯與作用原理

  1. 生南星(君藥)

    • 性辛溫燥烈,生用毒性強而散結力猛,擅長「散血消腫」,直接針對瘡瘍局部之瘀熱結聚。外用可抑制瘡毒蔓延,緩解紅腫熱痛,契合「活經絡」之效。
  2. 雄黃(臣藥)

    • 辛溫有毒,為傳統解毒殺蟲要藥,針對「熱毒」核心病機。其燥濕殺菌之力,可防止瘡瘍化膿感染,與南星協同增強消散腫硬之效。
  3. 生白礬(佐藥)

    • 酸澀寒涼,外用收斂燥濕,能「蝕惡肉、止血斂瘡」。此處用生品取其清熱解毒之性,輔助雄黃控制感染,同時抑制瘡面滲液,為後續「生肌肉」創造條件。
  4. 生地黃汁(使藥)

    • 甘寒滋潤,取其鮮品搗汁,增強清熱涼血之功。瘡瘍熱毒易傷陰血,生地黃既能防南星、雄黃之燥烈,又能滋養受損肌絡,促進修復,呼應「護肌」之旨。

整體作用原理
此方以「毒藥攻毒」為核心思路,生南星、雄黃以毒散毒,白礬協同清斂,生地黃調和藥性。通過外用直達病所,先以辛溫散結、解毒燥濕破除瘀熱,再以寒涼收斂防止熱毒擴散,最終達成「活血消腫→控制感染→斂瘡生肌」的階段性治療目標。

傳統服藥法


南星(生,末)8兩,雄黃1兩,(別研),白礬(生,末)4兩。
活經絡,生肌肉。
上為細末。
用生地黃搗汁調塗四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哺乳期婦女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涼血護肌膏,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三。 組成:南星(生,末)8兩,雄黃1兩(别研),白礬(生,末)4兩。 主治:活經絡,生肌肉。主治:癰疽瘡癤。發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