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神效接骨丹」中加入乳香,乃取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效。
乳香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止血之效。其活血化瘀之力,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骨折處瘀血消散,改善局部血液供應;消腫止痛之效,可減輕骨折部位的腫脹疼痛;而生肌止血的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預防感染。因此,乳香在接骨丹方中,能有效促進骨折癒合,減輕疼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神效接骨丹中包含沒藥,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骨折後,瘀血阻滯,疼痛難忍,沒藥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 生肌接骨: 沒藥亦有生肌接骨之效,能促進骨折斷端癒合,加速骨骼再生。其與其他藥材配伍,可起到促進骨折癒合的作用,幫助患者早日康復。
總之,沒藥在神效接骨丹中扮演著活血化瘀、生肌接骨的重要角色,有助於骨折的修復和疼痛的緩解。
「神效接骨丹」方劑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原因如下:
- 收斂生肌、止血消腫: 密陀僧性寒,味甘澀,具有收斂生肌、止血消腫的功效,可幫助骨折傷口癒合,減輕腫脹疼痛。
- 清熱解毒、燥濕止癢: 密陀僧亦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可預防骨折傷口感染,減少局部發炎反應。
由於密陀僧具有上述功效,因此被列入「神效接骨丹」方劑中,以促進骨折癒合、減輕疼痛和預防感染。
神效接骨丹中包含白芷,主要是利用其以下特性:
- 活血化瘀: 白芷具備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對於骨折造成的瘀腫疼痛,有舒緩作用。
- 消腫止痛: 白芷亦具有消腫止痛之效,可減輕骨折部位的腫脹和疼痛,有助於傷患的康復。
白芷在接骨方劑中,與其他藥材相配合,能有效促進骨折癒合,並減輕傷患痛苦。
「神效接骨丹」中加入紅豆,並非單純為接骨而用,而是利用其藥性輔助其他藥材達到更好的效果。
紅豆性平味甘,歸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在接骨方中加入紅豆,可起到以下作用:
- 消腫止痛:紅豆的利水消腫功效可幫助消除骨折部位的腫脹,減輕疼痛。
- 活血化瘀:紅豆可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活血化瘀,加速骨折癒合。
- 清熱解毒:骨折後容易出現炎症,紅豆的清熱解毒功效可有效控制炎症,預防感染。
總體而言,紅豆在「神效接骨丹」中起到輔助接骨、消腫止痛、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骨折的快速恢復。
神效接骨丹中加入黃豆,主要是利用其補益氣血之效。黃豆性平味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B羣、鐵、鋅等營養成分,能滋養筋骨,促進傷口癒合。此外,黃豆亦含有大豆異黃酮,具抗氧化作用,能減輕炎症反應,有助於骨骼修復。因此,黃豆在接骨丹方中,除了提供營養外,更能促進骨骼生長,加速傷口癒合,達到接骨止痛的效果。
「神效接骨丹」方劑中加入赤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 赤芍具有涼血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骨折後,局部組織會出現瘀血腫痛,赤芍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有利於骨折癒合。
- 清熱解毒: 赤芍亦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骨折後,局部組織容易出現發炎感染,赤芍可以清熱解毒,消炎止痛,防止感染加重,促進傷口癒合。
總之,赤芍在「神效接骨丹」中起到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的作用,有助於骨折患者的康復。
神效接骨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促進骨骼癒合:當歸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供應,加速瘀血的吸收,有利於骨折部位的修復。
二、補血養血,增強機體抵抗力:當歸為補血良藥,能改善骨折患者因失血或營養不良造成的體虛,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利於傷口癒合和骨骼再生。
因此,神效接骨丹中加入當歸,可以促進骨折癒合,改善患者體質,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神效接骨丹」方劑中加入水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一、活血化瘀: 水蛭性寒,入血分,具有破瘀生新、通經活絡之效。對於骨折後瘀血阻滯經絡、筋骨難以癒合的情況,水蛭能有效化解瘀血,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二、消腫止痛: 水蛭的唾液中含有抗凝血酶和溶栓酶,可以有效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管阻力,並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減輕腫脹和疼痛。
因此,水蛭在「神效接骨丹」方劑中發揮著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骨折的康復。
「神效接骨丹」方劑中含有「自然銅」,主要原因如下: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自然銅性寒,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淤血吸收,減輕骨折部位的腫脹疼痛。
- 促進骨骼癒合: 自然銅中的銅元素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骨骼的生成與修復,促進骨痂的形成,加快骨折癒合速度。
此外,自然銅在中藥學中還具有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等功效,對於骨折患者的創傷修復也有輔助作用。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效接骨丹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筋折骨損」,即嚴重筋骨損傷,包含骨折、筋斷等外傷;「寒溫腳腿疼」指因寒濕或溫邪導致的下肢痹痛;「一切惡瘡,疼痛不止」則擴展至化膿性瘡瘍或慢性潰瘍伴劇痛。綜觀之,本方以活血化瘀、續筋接骨為核心,兼顧止痛與瘡瘍修復,推測適用於外傷後期瘀血未清,或慢性勞損伴氣血凝滯之症。
組成邏輯推理與治療原理
活血化瘀、接骨續筋
- 自然銅:火煅醋淬後增強接骨療效,為中醫骨傷要藥,促進骨痂形成。
- 水蛭:破血逐瘀,針對深層瘀血,改善局部微循環。
- 乳香、沒藥:活血行氣、消腫生肌,二者相須為用,兼治筋骨傷與瘡瘍。
- 赤芍、當歸:養血活血,調和血分,防破血過猛傷正。
散寒止痛、斂瘡生肌
- 白芷:辛溫散寒,止痛排膿,對寒濕痹痛與瘡瘍皆有效。
- 密陀僧:外用多斂瘡,內服可輔助鎮痛,抑瘡毒。
- 白膠(或指杜仲或阿膠):若為杜仲可補肝腎強筋骨,若為阿膠則滋陰止血。
輔助活血與緩和藥性
- 紅豆、大豆、瓜子仁:可能取其利濕、滋養之性,調和諸藥峻烈之弊。
- 黃蠟為丸:延緩藥效釋放,保護腸胃,配合黃酒增強溫通藥力。
治療原理總論
本方以「破瘀-生新-接骨」為軸心,結合蟲類藥(水蛭)搜剔瘀阻、礦物藥(自然銅、密陀僧)鎮斂修復,佐以植物藥調和氣血。黃酒送服可引藥直達病所,強化溫通效果。整體配伍側重「攻補兼施」,既速效療傷,亦顧護氣血,符合中醫「骨傷必治血」的核心理念。
傳統服藥法
南乳香、沒藥、南白膠、密陀僧4兩(研),香白芷、紅豆、大豆、赤芍藥、當歸(水洗3遍)、水蛭、瓜子仁各等分、自然銅(火燒通紅,醋淬紅,燒如銀為度)。
上為細末,黃蠟為丸,如彈子大。
每服1丸,用黃米酒1盞,煎開和滓溫服;年少者又1服,老者加減服,病在上食後,病在下食前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神效接骨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九引《衛生家寶》。 組成:南乳香、沒藥、南白膠、密陀僧4兩(研),香白芷、紅豆、大豆、赤芍藥、當歸(水洗3遍)、水蛭、瓜子仁各等分、自然銅(火燒通紅,醋淬紅,燒如銀爲度)。 主治:筋折骨損,及寒溫腳腿疼,或一切惡瘡,疼痛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