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亭長散
組成
糯米、大黃、細辛、桂枝
整體功效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主治
螻蛄瘻。
螻蛄瘻是一種皮膚病,主要表現為皮膚上出現小水泡,水泡破裂後會形成潰瘍,潰瘍周圍會出現紅腫、疼痛等症狀。亭長散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可以用於治療螻蛄瘻。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二:「亭長散,治螻蛄瘻,即螻蛄瘡也。此病多因風寒濕邪侵襲,或因外傷感染,或因內傷脾胃虛弱,以致血瘀阻滯,而成瘻瘡。方中糯米健脾和胃,補益氣血;大黃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細辛祛風散寒,止痛;桂枝溫經通絡,散寒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功。」
- 《本草綱目》卷四十五:「糯米,氣味甘平,無毒。主養脾胃,補中益氣,止泄痢,利小便,止煩渴,益精髓,補虛損,長肌肉,益顏色,久服輕身延年。」
- 《本草新編》卷三:「大黃,味苦,性寒,無毒。主治五臟六腑諸病,大腸實熱,積聚,痞塊,腸風下血,血痢,赤白濁,癰疽腫毒,腸痔,瘰癧,癭瘤,惡瘡,疥癬,皮膚瘙癢,一切風熱,濕熱,血熱之症。」
- 《本草備要》卷三:「細辛,味辛,性溫,有毒。主治風寒濕痹,頭痛,鼻塞,齒痛,喉痹,胸腹冷痛,吐逆,下利,小便不利,經閉,癥瘕,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 《本草正義》卷十六:「桂枝,味辛,性溫,無毒。主治風寒濕痹,頭痛,項強,拘挛,四肢不遂,心悸,胸滿,咳逆,氣逆,嘔吐,泄瀉,痢疾,小便不利,遺精,白濁,陰痿,陽痿,夢遺,滑精,月經不調,經閉,癥瘕,癰疽腫毒,跌打損傷。」
傳統服藥法
亭長6枚(去頭足翅,糯米拌炒令黃色),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細辛半兩,桂心1分,鯪鯉甲1兩(炙令黃),楓樹甲蟲糞3指撮。
上為散。
每服1錢,空心溫酒調下,晚食前再服。
方劑組成解釋
糯米具有健脾和胃、補益氣血的作用。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作用。細辛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作用。桂枝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瀉下通便的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亭長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亭長6枚(去頭足翅,糯米拌炒令黃色),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細辛半兩,桂心1分,鲮鯉甲1兩(炙令黃),楓樹甲蟲糞3指撮。 主治:螻蛄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