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瘡湯

KOU C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肺經 20%
腎經 13%
脾經 13%
肝經 13%
膀胱經 6%
膽經 6%
胃經 6%
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口瘡湯中加入細辛,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辛散溫通,宣散風熱: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散寒解表、溫肺止咳、祛風止痛的功效。口瘡多因風熱上攻、熱毒蘊結所致,細辛可宣散風熱,疏通經絡,使熱邪得以宣泄,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2. 助藥力,引藥入營:細辛氣味辛香,入肺經,能引藥入營,助其他藥物發揮效力。口瘡多位於口脣、舌頭等部位,細辛可幫助其他藥物直達病所,增強治療效果。

口瘡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1. 緩解疼痛,清熱解毒: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緩解疼痛的功效。口瘡多因熱毒上炎所致,甘草可清熱解毒,緩解口腔潰瘍帶來的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2.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口瘡湯中往往包含多種藥材,甘草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相互剋制,提高整體療效。同時,甘草還可以減輕其他藥物的副作用,使藥效更溫和。

口瘡湯中加入桂枝,主要是為了溫陽散寒,活血化瘀

口瘡多因陰寒內盛,血行不暢所致。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絡之功,可溫陽化寒,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從而消退口瘡。

此外,桂枝還有止痛的功效,可以緩解口瘡引起的疼痛。

綜上所述,口瘡湯中加入桂枝,是為了溫陽散寒、活血化瘀,達到治療口瘡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口瘡湯」介紹

中藥方劑「口瘡湯」,主要成分為細辛、甘草、桂枝,主治功效為口瘡,又稱口腔潰瘍,屬於中醫上火症的一種。口瘡表現為口腔黏膜上出現小而淺的潰瘍,通常為白色或黃色,常伴有疼痛和灼熱感,進食和說話時會加重。口瘡的發病原因有很多,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營養不良、壓力過大、熬夜等。

組成介紹

  1.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桂枝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桂枝主要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2.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3.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具有散風寒、溫肺化痰,可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鼻炎、鼻竇炎、頭痛、身體痠痛等症狀;另外細辛散風除濕,主治風濕痹痛、肢體麻木、寒濕腹痛、嘔吐泄瀉;具有溫化寒痰停飲、下氣消痰、溫肺化飲之功,可治療外感風寒、水飲內停、喘咳、痰多清稀等症狀;細辛也可用於治療寒邪入絡之肌肉關節痛,如頭痛、鼻淵、牙痛、痹痛等。

總結

中藥方劑「口瘡湯」以細辛、甘草、桂枝為主要成分,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口瘡,緩解疼痛和灼熱感,促進潰瘍癒合。然而,由於中藥方劑的組成和使用方法複雜,在服用前應諮詢專業的中醫師進行辨證論治,以確保安全性和有效性。

傳統服藥法


細辛3兩,甘草3兩,桂心3兩。
上切。
以酒1升,煮取6合,含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

相同名稱方劑


口瘡湯, 出處:《外台》卷二十二引《古今錄驗》。 組成:細辛3兩,甘草3兩,桂心3兩。 主治:口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