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聖丹

比聖丹

BI SHE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9

寒性指數

3

熱/寒比例

極熱 (9.6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腎經 16%
脾經 16%
肺經 16%
心經 8%
膀胱經 8%
胃經 8%
肝經
腎經
脾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比聖丹方劑中含有全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通絡止痛: 全蠍性寒,入肝經,具有通絡止痛的功效。比聖丹主要用於治療風濕痺痛、筋骨疼痛等症,全蠍能疏通經絡,緩解疼痛,配合其他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2. 息風止痙: 全蠍亦有息風止痙的功效,對於一些伴有痙攣、抽搐的風濕痺痛患者,全蠍能有效控制病情,起到鎮靜安神的作用。

因此,全蠍在比聖丹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通絡止痛,更能息風止痙,使藥效更全面。

比聖丹方劑中包含羌活,主要源於其 祛風濕、止痛 的功效,與方劑整體功效相呼應。

羌活性溫,味辛,入肝、脾經,具有 疏散風寒、祛風濕、止痛 的作用。比聖丹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痺,症見肢體疼痛、麻木、屈伸不利等。羌活可 散寒除濕,止痛消腫,有助於緩解患者的病症,提升療效。

此外,羌活還能 通經絡、活血脈,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病患肢體的痺痛,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

比聖丹方劑中加入白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陽散寒,止痛消腫:白附子性溫,入脾、腎經,具有溫陽散寒、祛風止痛的功效。比聖丹方劑常用於治療寒邪客於脈絡,引起肢體疼痛麻木、關節屈伸不利等症狀。白附子溫陽散寒,可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有助於消腫。
  2. 化痰止咳,開竅醒神:白附子還具有一定的化痰止咳作用,可以幫助清除痰濁,改善呼吸道症狀。此外,白附子也有開竅醒神的功效,可以改善神志不清、昏迷等症狀。

白附子在比聖丹方劑中與其他藥材配伍,共同發揮溫陽散寒、止痛消腫、化痰止咳、開竅醒神等作用,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比聖丹方劑中含有天南星,主要原因如下:

  1. 祛風止痙: 天南星味辛、苦,性溫,具有祛風止痙之效,可有效治療風痰阻滯所致的抽搐、痙攣等症狀。比聖丹作為治療小兒驚風的方劑,天南星可有效緩解痙攣、抽搐等症狀,起到安神定驚的作用。
  2. 化痰散結: 天南星具有化痰散結的功效,可以治療痰濕阻滯所致的咳嗽、氣喘等症狀。比聖丹中加入天南星,可以幫助化解痰液,改善呼吸道症狀,達到止咳平喘的效果。

比聖丹方劑中加入附子,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散寒止痛之功效。比聖丹方劑多用於寒邪侵襲、陽氣虛衰所致的各種疾病,如陽虛體寒、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脈微細等。附子可溫補陽氣,驅散寒邪,恢復人體正氣,改善患者的症狀。
  2. 助藥力,增強療效: 比聖丹方劑中其他藥物,如黃芪、人參等,也具有補氣益血、扶正固本之功效,而附子則可溫陽助氣,增強藥力,使藥效發揮得更加充分,更有效地治療疾病。

總之,附子在比聖丹方劑中起著溫陽散寒、回陽救逆、助藥力、增強療效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比聖丹》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小兒心肺中風」,症見:

  1. 神志昏困不省:風痰蒙蔽心竅,阻滯清陽,致神識昏蒙。
  2. 心胸滿悶:痰氣閉塞胸膈,氣機升降失司。
  3. 抽掣短氣:風痰竄擾經絡,引動肝風,筋脈拘急;痰阻肺氣,呼吸不利。
  4. 汗出不休:正氣散亂,衛陽不固,或風痰內擾營衛失和。
    此證屬風痰壅盛、心肺氣機閉阻之急症,病勢急驟,方中多用峻藥以開閉通竅。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君藥:乾全蠍

    • 性味辛平,專入肝經,善搜風通絡、熄風止痙,直折風痰上擾之勢,針對「抽掣」主症。
  2. 臣藥:白附子、天南星

    • 白附子辛溫燥烈,祛風痰、逐頭面之風,助蠍子解痙;
    • 生天南星毒性峻猛,化痰力強,尤擅開閉豁痰,二藥協力破散痰結,開通心肺壅塞。
  3. 佐藥:羌活、黑附子

    • 羌活辛散風邪,引藥上行,疏透經絡之風;
    • 黑附子大熱回陽,溫補命門,固攝汗液之耗散(「汗出不休」),並助陽化氣以驅痰濕。
  4. 使藥:膩粉(輕粉)、蜜丸

    • 膩粉(汞製)毒性猛烈,古代用其攻痰逐水,開竅醒神,然需嚴格控量;
    • 蜜丸緩和藥性,綠豆大小為小兒體質斟酌;荊芥湯送服,取其辛散表邪、宣通氣機之效。

三、全方配伍特點

  • 峻藥緩攻:雖用生南星、輕粉等毒烈之品,但蜜丸制其悍性,劑量微調(5-7粒)。
  • 標本兼顧:蠍、附、南星等急祛風痰治標;附子溫陽防脫,蜜丸護胃扶正。
  • 升降並施:羌活升散風邪,膩粉沉降痰涎,復其氣機升降。

四、治療機轉推論
此方透過:

  1. 熄風化痰:全蠍、南星抑制風動痰升,解除肢體抽掣與神昏。
  2. 開竅醒神:輕粉透達痰閉,白附子引藥上行,促神識蘇醒。
  3. 溫陽固脫:附子回陽止汗,防氣隨汗脫,穩住根本。

結論
《比聖丹》為急救風痰閉證之方,側重「痰、風、虛」三者並治,體現中醫「急則峻藥破結」與「小兒臟腑嬌嫩,用量宜慎」的平衡思維。其組方狠準,然須辨明確屬風痰實閉(舌苔厚膩、脈弦滑)方可用之,假若氣虛脫證(面色蒼白、脈微欲絕)則非所宜。

傳統服藥法


乾全蠍(去毒)1兩(微炒),羌活(去蘆)0.5兩,白附子0.5兩,天南星(生)0.5兩,黑附子1枚重0.5兩(炮裂,去皮臍)。
上為細末,入膩粉1錢,研勻,煉蜜和丸,如綠豆大。
每服5-7粒,荊芥湯送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慎重。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半身或下肢麻木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比聖丹, 出處:《衛生總微》卷六。 組成:乾全蠍(去毒)1兩(微炒),羌活(去蘆)半兩,白附子半兩,天南星(生)半兩,黑附子1枚重半兩(炮裂,去皮臍)。 主治:小兒心肺中風,昏困不省,心胸滿悶,抽掣短氣,汗出不休。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