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補胃湯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氣健脾:黃耆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利水消腫之效。胃為後天之本,脾胃虛弱則氣血不足,容易導致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黃耆能補益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消化吸收,從根本上改善胃部虛弱。
- 扶正祛邪:補胃湯多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引起的胃痛、腹脹等症狀。黃耆能扶正培元,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外邪入侵,進一步鞏固脾胃功能,從而達到治病的目的。
因此,補胃湯中加入黃耆,既能補益脾胃之氣,又能增強機體抵抗力,是治療脾胃虛弱症狀的常用藥材。
補胃湯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理氣健脾: 陳皮性溫,味辛、苦,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慾不振等症狀,陳皮能有效促進消化,增進食慾。
- 降逆止嘔: 陳皮能降逆氣,止嘔吐。對於胃氣上逆、噁心嘔吐的患者,陳皮能有效緩解症狀。
因此,補胃湯中加入陳皮,不僅可以健脾開胃,還可以理氣降逆,對於脾胃虛弱、消化不良、噁心嘔吐等症狀有很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補胃湯》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補胃湯》的組成與主治功效如下:
組成:
《補胃湯》的組成歷代略有加減,基礎方劑以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為主,此四味藥材皆具備補益脾胃之功。後世醫家常加入羌活、獨活、防風、柴胡等以升舉清陽,亦有加入當歸、地黃等以滋陰養血,或加入茯苓、澤瀉等以利水滲濕。
主治功效:
綜合歷代醫學典籍,《補胃湯》主治功效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勞役飲食所傷,脾胃虛弱:
- 症狀表現:身體倦怠,食慾不振,少氣懶言,面色萎黃,大便溏瀉,腹鳴腹脹等。
- 治療原理:方中人參、黃耆、白朮、甘草皆為補氣健脾之要藥,能直接補充脾胃之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因勞役或飲食不節所致的脾胃虛弱。
內障眼病:
- 症狀表現:視物模糊,視力下降,眼睛乾澀,目睛脹痛,甚至出現白翳等。
- 治療原理: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不足,不能上榮於目,導致目失所養而發病。《補胃湯》補益脾胃,使氣血充盈,目得濡養,則視力得以恢復。此外,方中亦有升舉清陽之品,可使清陽之氣上達於目,進一步改善視力。
傷寒後餘邪未盡,上擾清竅:
- 症狀表現:傷寒病後,餘邪未清,出現眼睛乾澀、脹痛、視物模糊、羞明畏光等症狀。
- 治療原理:傷寒後,脾胃功能尚未恢復,若餘邪上擾清竅,則可導致目疾。《補胃湯》補益脾胃,扶助正氣,使正氣得以祛除餘邪,清陽得以上升,則目疾可癒。
久服涼藥,脾胃虛寒:
- 症狀表現:因過度服用寒涼藥物,導致脾胃虛寒,出現食慾不振,腹脹腹痛,大便溏瀉,甚至目視昏花等症狀。
- 治療原理:過服涼藥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虛寒。《補胃湯》以溫補之品為主,能溫中散寒,補益脾胃,改善因寒涼藥物所致的脾胃虛寒。
氣虛惡寒:
- 症狀表現:惡寒怕冷,四肢不溫,精神疲倦,少氣懶言等。
- 治療原理:氣虛則衛外不固,易感風寒,故見惡寒。《補胃湯》補益脾胃之氣,使氣足則衛外功能增強,可改善氣虛所致的惡寒。
胃虛冷,面目浮腫:
- 症狀表現:胃部冷痛,面部及肢體浮腫,少氣無力,口苦等。
- 治療原理:胃虛冷則陽氣不足,不能溫煦經絡,水濕停聚,故見浮腫。《補胃湯》溫補脾胃,振奮陽氣,促進水濕代謝,可改善胃虛冷所致的浮腫。
治療原理總結:
《補胃湯》的治療原理主要圍繞補益脾胃,調和氣血,升清降濁展開。通過補益脾胃之氣,使氣血充盈,濡養臟腑,上榮於目,外固肌表,從而達到治療上述諸證的目的。方中藥物配伍精當,既有補益之功,又有升清降濁之效,體現了中醫「補瀉兼施,標本兼顧」的治療原則。
傳統服藥法
防風2兩,柏子仁2兩,細辛2兩,桂心2兩,橘皮2兩,芎藭3兩,吳茱萸3兩,人參3兩,甘草1兩。上(口父)咀。以水1鬥,煮取3升,分3次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胃湯, 出處:《證因方論集要》卷二引黃錦芳方。 組成:山藥(炒)、扁豆(炒)、甘草(炙)、饴糖。 主治:除中。
補胃湯, 出處:《明醫指掌》卷八。 組成:黃耆湯減黃耆、陳皮1半,加酒柏1兩。 主治:養陽。主治:渾身及手足麻木不仁,兩目緊急羞明,視物無力,久服涼藥過多,目轉昏者。
補胃湯, 出處:《千金》卷十六。 組成:防風2兩,柏子仁2兩,細辛2兩,桂心2兩,橘皮2兩,川芎3兩,吳茱萸3兩,人參3兩,甘草1兩。 主治:胃中虛寒,腹痛腸鳴,面目浮腫,少氣口苦,身無光澤,失眠,惡寒。
補胃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二。 組成:黃耆(蜜炒)2錢,人參5分,甘草(炙)2錢,當歸5分,神曲(炒)7分,柴胡3分,升麻2分,蒼朮(米泔浸)1錢,青皮(去瓤)5分,黃柏(酒炒)3分。 主治:脾胃虛弱,元氣不足,四肢沉重,食後昏沉,怠於動作,嗜卧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