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肺排膿散

BU FEI PAI NONG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8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8.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三焦經 16%
腎經 16%
大腸經 16%
心經 16%
肺經 16%
脾經
三焦經
腎經
大腸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補肺排膿散中加入黃耆,主要是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補氣固表,增強免疫力: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肺氣虛弱容易導致免疫力下降,易受外邪侵襲,而黃耆能補益肺氣,提高機體免疫力,抵抗病邪侵犯,有利於肺部病竈的修復。
  2. 扶正祛邪,促進排膿:黃耆能補氣固表,促進機體正氣恢復,進而增強抵抗力,有利於清除肺部病竈中的邪氣,促進膿液的排出。同時,黃耆也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病竈部位的代謝,有利於病竈的癒合。

主治功效


補肺排膿散主治功效分析

《太平聖惠方》中記載的補肺排膿散,其主治功效明確指向「肺癰得吐後」之情況。此方由黃耆單味藥組成,取其補氣固表之功,為肺癰吐膿後的虛弱狀態提供支持。

治療原理分析:

  1. 針對病因病機: 肺癰,是由於邪毒侵襲肺部,導致肺氣壅滯,痰瘀互結,久則化膿而成。此病至吐膿階段,雖膿邪外泄,但正氣亦隨之耗損,導致肺氣虛弱。此時若僅單純排膿,恐致氣虛不足,不利於病後康復。
  2. 黃耆的功效作用: 黃耆性味甘溫,入脾肺二經。其主要功效是補氣固表,兼具利水消腫之功。在此方中,黃耆的補氣作用,旨在補益肺氣,提升肺的運化功能,促進肺部組織的修復;其固表作用,則可防止外邪再次入侵,鞏固療效。此外,黃耆的利水消腫作用,可輔助排除體內餘邪,有助於改善肺部局部腫脹的狀況。
  3. 吐膿後的調理: 肺癰吐膿後,機體處於虛弱狀態,此時應以補益氣血為主,使正氣恢復,以利於傷口癒合和組織修復。補肺排膿散中的黃耆,正可以補益肺氣,增強機體抵抗力,為肺部的恢復提供必要的能量。

綜合分析:

補肺排膿散並非直接排膿之方,其重點在於肺癰膿液排出後,針對患者的氣虛體質進行調理。黃耆的運用,體現了「扶正祛邪」的治療思想。此方旨在補益肺氣,固護正氣,幫助患者恢復肺部功能,加速康復。簡言之,補肺排膿散並非用於急性期的排膿,而是於膿液排出後,補益肺氣,促進恢復,以預防復發之用。

傳統服藥法


黃耆2兩(銼)。
上為散。
每服4錢,以水1中盞,煎至6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排膿散(《濟生》卷六)、排膿湯(《準繩·瘍醫》卷二)。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補肺排膿散, 出處:《聖惠》卷六十一。 組成:黃耆2兩(銼)。 主治:肺癰得吐後。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