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病散

XIA BI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翼》卷八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脾經 14%
心經 14%
肺經 11%
腎經 10%
胃經 9%
大腸經 7%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膽經 3%
心包經 1%
肝經
脾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膽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下病散中包含大黃,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瀉下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脾、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之功效。下病散為治療下焦濕熱證的方劑,而大黃的瀉下作用,能幫助患者排出體內積聚的濕熱之邪,起到通便排毒的效果。
  2. 清熱解毒: 下病散除了通便外,還需清熱解毒,而大黃的清熱解毒作用亦可幫助消除濕熱證的症狀,如發熱、腹痛、口苦、小便赤等。

因此,大黃在[下病散]方劑中發揮著瀉下通便和清熱解毒的雙重功效,是治療下焦濕熱證不可缺少的藥物。

下病散中含有細辛,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細辛性溫,味辛,入肺、腎經,具有散寒止痛、溫肺化痰之效。下病散主治下焦虛寒,寒濕凝滯所致的腹痛、泄瀉等症,而細辛可溫暖下焦,驅散寒濕,緩解腹痛,故而入藥。

其二,細辛善於通鼻竅,開肺氣,可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如吳茱萸、厚朴等,共同溫中止痛,化解寒凝,使寒邪得散,氣機得行,從而達到治療下病的目的。

「下病散」方劑中包含芒硝,主要原因有二:

  1. 瀉下通便:芒硝性寒鹹,入大腸經,具有瀉下通便的功效。對於下焦濕熱、便祕不通、腹脹滿悶等病症,芒硝能通過促進腸道蠕動,將濕熱濁氣排出體外,達到清熱解毒、通便止痛的作用。
  2. 引藥下行:芒硝性滑利,能引導其他藥物下行,將藥效引導至病竈部位。在「下病散」中,芒硝與其他藥物配合,可使藥力更有效地作用於下焦,達到治療目的。

下病散中加入附子,主要源於以下兩點: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 下病散主治脾腎陽虛,寒邪內襲所致的腹痛、泄瀉、肢冷、面色蒼白等症狀。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能溫暖脾腎陽氣,驅散寒邪,從根本上改善陽虛體質,緩解病症。
  2. 助藥力,增強療效: 附子藥性峻烈,與其他藥材配伍,能起到引藥入經、增強藥效的作用。例如,附子與白朮、茯苓等配伍,能加強健脾益氣、溫陽利水的功效,使下病散的治療效果更加顯著。

下病散方劑中包含虻蟲,主要基於其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1. 通經活絡,消腫止痛:虻蟲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經絡阻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對於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病症有較好的療效。
  2. 破血消積,攻毒散結:虻蟲入藥能破血消積,對於積聚在體內的瘀血、痰濕等病邪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亦可散結消腫,治療腫瘤、瘰癧等病症。

因此,下病散中加入虻蟲,旨在透過其通經活絡、破血消積的功效,治療因氣血運行不暢、瘀血積聚等原因引起的各種病症。

下病散中包含黃芩,主要基於其清熱瀉火、燥濕止痢之功效。

黃芩性寒,味苦,入肺、胃、膽、大腸經,可清熱解毒,瀉火燥濕,止血安胎。對於下病散所針對的濕熱下痢,黃芩可有效清熱燥濕,止瀉止痛。其苦寒之性,亦可抑制腸道菌羣的過度繁殖,從而減輕腹瀉症狀。此外,黃芩還能清肝膽之火,對於伴隨發熱、口苦、煩躁等症狀的患者,亦有輔助治療作用。

下病散中包含乾薑,主要原因有二:

  1. 溫中散寒:乾薑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下病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乾薑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改善消化功能,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2. 助藥力:乾薑性溫,能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下病散中包含多種寒涼藥物,乾薑的溫性可以中和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其過於寒涼,損傷脾胃陽氣,同時也更利於其他藥物的發揮作用。

下病散方中含有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緩解肝氣鬱結: 白芍性微寒,味酸苦,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的功效。下病散治療的是下焦虛寒、氣血不調所致的各種病症,而肝氣鬱結常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白芍可疏肝解鬱,使氣血流通,改善下焦虛寒。
  2. 固澀止瀉: 白芍亦能收斂止瀉,對於下病散中常見的腹瀉、便溏等症狀具有緩解作用。白芍的斂陰止痛功效可抑制腸道蠕動,減少腸液分泌,從而止瀉固澀。

下病散中包含土瓜根,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尿消腫的功效。

土瓜根性寒,味甘苦,入肺、胃、膀胱經。其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下焦濕熱所致的各種病症,如尿道炎、膀胱炎、淋病等;而利尿消腫的特性,則有助於排泄體內毒素,緩解水腫和炎症。

因此,土瓜根的加入,有助於下病散清熱解毒、利尿消腫,進一步達到治療下焦濕熱病症的效果。

下病散中包含代赭石,主要因其具有以下兩項功效:

  1. 降逆止嘔:代赭石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有降逆止嘔的功效。下病散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機不降所致的胃脘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而代赭石能降胃氣、止嘔逆,配合其他藥物,共同奏效。
  2. 鎮驚安神:代赭石還具有鎮驚安神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下病散中加入代赭石,可以幫助穩定心神,減輕因脾胃虛弱而導致的不安、失眠等症狀。

下病散方中包含硃砂,主要原因有二:

一、 鎮心安神: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心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下病患者,由於病邪入侵,往往會出現心神不安、驚悸失眠等症狀,硃砂可鎮定心神,緩解這些症狀。

二、 解毒消腫:硃砂亦具有一定的解毒消腫作用。下病患者,病邪常侵犯下焦,引起局部腫痛、發熱等症狀,硃砂可幫助消腫止痛,改善病情。

然而,硃砂亦有毒性,使用需謹慎,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下病散中加入川牛膝,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大作用:

1. 行血通絡: 川牛膝性溫,味甘苦,入肝、腎經,具有活血化瘀、通經絡的功效。下病散多用於治療血瘀不通所致的病症,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經閉不通等,川牛膝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改善局部疼痛腫脹。

2. 祛風除濕: 川牛膝還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溼痹痛、關節疼痛、肢體麻木等病症。下病散中常配合其他祛風除溼藥材,如羌活、獨活等,協同作用,增強療效。

下病散方劑中包含桃仁,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1. 活血化瘀: 桃仁性味苦甘,微溫,入心、肺、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潤腸通便的功效。下病散主治血瘀所致的病症,例如經閉、痛經、癥瘕積聚等,桃仁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血瘀狀態,緩解疼痛。
  2. 消腫散結: 桃仁亦可消腫散結,對於下焦瘀血阻滯所致的腫塊、積聚等,桃仁可起到軟堅散結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癒目的。

「下病散」方劑中,包含「蠐螬」此藥材,是基於其破積消癥的藥性。

「蠐螬」為金龜子幼蟲,性寒、味鹹,入肝、脾經,具有破積消癥、攻堅散結、通經活絡的功效。其破積消癥之力強,能有效消散積聚於腹部的癥瘕、積塊,且能通利腸胃,促進消化。

因此,在「下病散」方劑中,加入「蠐螬」可助於消散積聚於腹部的病竈,改善腸胃功能,達到治療目的。然而,蠐螬性寒,且有一定的毒性,需謹慎使用,需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主治功效


下病散

  • 下病散是中醫中藥常用方劑,主要成分包括大黃、細辛、芒硝、附子、虻蟲、黃芩、乾薑、白芍、土瓜根、代赭石、硃砂、川牛膝、桃仁、蠐螬。
  • 本方具有治療瘕、月經不調、月經血淤積不通的功效。
  •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的功效。
  • 細辛具有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的功效。
  • 芒硝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虻蟲具有破血消癥、通經、活血化瘀的功效。
  • 黃芩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 土瓜根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 代赭石具有通經止血、平肝息風、止咳化痰、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止嘔、止咳平喘、鎮靜安神等功效。
  • 硃砂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
  • 川牛膝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 桃仁具有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的功效。
  • 蠐螬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的功效。

總結

  • 下病散是中醫中藥常用方劑,具有治療瘕、月經不調、月經血淤積不通的功效。
  • 本方成分包括大黃、細辛、芒硝、附子、虻蟲、黃芩、乾薑、白芍、土瓜根、代赭石、硃砂、川牛膝、桃仁、蠐螬。
  • 各味藥材配伍使用,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大黃1兩,細辛1兩,樸消1兩,消石附子(炮,去皮)3分,虻蟲(去翅足,熬)3分,黃芩1兩,乾薑1兩,芍藥2兩,土瓜根2兩,代赭2兩,丹砂2兩(研),牛膝1斤,桃仁2升(去皮尖雙仁),蠐螬2枚(炙)。
嚼碎。水、酒各5升,漬藥1宿,明旦乃煮取4升,去滓;納樸消、消石,烊令盡,分四服。服別相去如1炊頃。
去病後,宜食黃鴨羹。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下病散具有活血化瘀、通經散結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下病散, 出處:《千金翼》卷八。 組成:大黃1兩,細辛1兩,朴消1兩,消石3分,附子(炮,去皮)3分,虻蟲(去翅足,熬)3分,黃芩1兩,乾薑1兩,芍藥2兩,土瓜根2兩,代赭2兩,丹砂2兩(研),牛膝1斤,桃仁2升(去皮尖雙仁),蠐螬2枚(炙)。 主治:瘕,月水瘀血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