豨薟至陰湯

XI XIAN ZHI Y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家妙方》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8%
腎經 21%
肺經 16%
心經 14%
脾經 8%
胃經 4%
心包經 3%
膽經 3%
膀胱經 1%
大腸經 1%
肝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心包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豨薟至陰湯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與風濕相關的疾病。在該方劑的組成當中,包含了豨莶草這一重要的藥材。豨莶草,又稱為豬膏草、虎膏草等,是菊科植物,其性味辛、苦,寒,歸肝、腎、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在臨床應用上,豨莶草常被用來治療風濕性關節炎、腰膝酸軟、跌打損傷等症狀。

由於豨莶草具有良好的祛風濕作用,因此在豨薟至陰湯中被選用,可以幫助改善患者因風濕引起的疼痛和不適。此外,豨莶草還能輔助調理體內濕氣,增強身體對外邪的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和預防風濕性疾病的目的。整體而言,豨莶草作為豨薟至陰湯中的重要成分之一,對於提高方劑的療效起到了關鍵作用。

豨薟至陰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是基於其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

生地黃味甘性寒,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作用。此方中,豨薟草擅長祛風濕、止痺痛,但其性偏燥,容易耗傷陰血,而生地黃則能補益陰血,平衡藥性,防止燥熱傷陰,使藥效更加平和。同時,生地黃的清熱涼血作用,也能有效緩解因風濕痺痛引起的發熱、口渴等症狀,使治療更為全面。

「豨薟至陰湯」中加入「知母」,其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瀉火: 知母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降火的功效。方中加入知母,可有效抑制因熱邪上炎所導致的頭痛、眩暈、口渴、煩躁等症狀,並降解體內過高的熱量,達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滋陰潤燥: 知母除了清熱瀉火之外,更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本方中加入知母,可緩解因熱邪傷陰所導致的口乾舌燥、咽喉疼痛、皮膚乾燥等症狀,並滋潤體內陰液,達到平衡陰陽、恢復機體正常功能的作用。

豨薟至陰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血活血,調和氣血: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能改善氣血不足,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豨薟至陰湯主要治療風濕痺痛,而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可使藥效更佳,更能有效緩解疼痛,改善病症。
  2.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當歸與其他藥材如豨薟、秦艽、川芎等配合,能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當歸的補血活血功效能促進其他藥材的藥力發揮,使藥效更強,更能有效治療風濕痺痛等病症。

豨薟至陰湯中加入枸杞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補腎: 枸杞子性平味甘,入肝腎經,具有滋陰補腎、益精明目之效。豨薟至陰湯主治肝腎陰虛、腰膝痠軟、頭暈目眩等症,而枸杞子正好可以補充肝腎陰氣,改善這些症狀。
  2. 調和藥性: 豨薟至陰湯中,其他藥材多偏寒涼,如生地、玄參等。枸杞子性平,能緩解其他藥材的寒涼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對脾胃造成過大的負擔,提高藥物的安全性。

「豨薟至陰湯」方劑中使用「龜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滋陰降火,退熱解毒:龜板性寒,入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清熱解毒之效。本方以豨薟草、地骨皮等清熱解毒為主,加入龜板可增強其滋陰降火之力,更能有效清解熱毒,緩解病情。
  2. 養血補虛,強筋健骨:龜板富含膠質,具有養血補虛、強筋健骨的功效。本方多用於治療筋骨疼痛、腰膝酸軟等症,龜板的加入可補充氣血,改善筋骨的營養狀況,進一步提升療效。

豨薟至陰湯中加入川牛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通絡,祛風止痛: 川牛膝性溫,味苦酸,入肝、腎經,具有活血通絡、祛風止痛的功效。其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而引起的疼痛。
  2. 補益肝腎,強筋健骨: 川牛膝兼具補益肝腎的功效,可以改善肝腎功能,進而增強筋骨力量。對於因肝腎不足引起的腰膝酸軟、肢體麻木等症狀,川牛膝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綜上,川牛膝在豨薟至陰湯中發揮著活血通絡、祛風止痛,以及補益肝腎、強筋健骨的多重功效,使其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豨薟至陰湯中加入菊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 菊花性寒,味甘苦,入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與方中豨薟、生地等藥材相配合,可增強清熱解毒之力,並可涼血止血,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
  2. 疏風散熱,清肝明目: 菊花還有疏風散熱、清肝明目之效。可緩解方中藥材可能帶來的寒涼副作用,並可改善由肝熱上炎引起的目赤腫痛、視物模糊等症狀,使療效更為全面。

豨薟至陰湯中包含鬱金,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鬱,活血止痛: 鬱金性味辛苦,歸肝膽經,具有清熱解鬱、活血止痛的功效。方中豨薟草、川芎等藥材偏於祛風濕、止痺痛,鬱金的加入則可協同清熱解鬱,疏肝理氣,有助於改善因肝氣鬱結引起的疼痛、痺痛等症狀,使療效更佳。
  2.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鬱金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可配合豨薟草、牛膝等藥材,共同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炎症反應,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豨薟至陰湯中加入丹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涼血止痛:丹參性寒,入心經,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方中豨薟草、地骨皮等藥物清熱解毒,而丹參則進一步清熱涼血,緩解熱毒所致的疼痛,尤其對於熱毒入血引起的疼痛效果顯著。
  2. 活血化瘀:丹參能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環。方中其他藥物如川芎、赤芍等亦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丹參的加入則加強了活血化瘀的效果,促進血行暢通,減輕疼痛。

「豨薟至陰湯」中加入黃柏,主要有兩大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黃柏味苦寒,具有清熱瀉火、解毒燥濕之效。此方主治風濕痺痛,而風濕多因濕熱侵襲所致,黃柏可清解濕熱,並能涼血止痛,緩解痺痛症狀。
  2. 抑制病邪,助邪外出: 方中豨薟、秦艽等藥材具有祛風除濕、通經活絡之效,但單獨使用難以抑制病邪,黃柏加入後,可輔助藥材清熱解毒,抑制病邪,並促進汗出,幫助病邪從體表排出。

主治功效


豨薟至陰湯

豨薟至陰湯是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豨薟草、生地黃、知母、當歸、枸杞子、龜板、川牛膝、菊花、鬱金、丹參、黃柏等。此湯具有清熱瀉火、滋陰補血、活血化瘀、強筋骨的功效,主治因陰液虧虛、陽熱偏盛,內風潛藏,經絡血脈阻塞而引起的腦血栓等疾病。

豨薟草

豨薟草味苦、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強筋骨、解毒、祛風除濕和活絡止痛的功效。清熱瀉火可治療瘡癤腫毒、皮膚病等;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強度,緩解關節炎;解毒可治療瘡癤腫毒、跌打損傷、水腫尿少等;祛風除濕可治療風濕痹痛、筋骨不利、腰膝無力等;活絡止痛可治療風寒濕痺、肢體麻木、腰膝痠痛等症。

生地黃

生地黃味甘、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知母

知母味苦、性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知母還具有抗菌作用,對各種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

當歸

當歸味甘、辛,性溫,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枸杞子

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陰、補氣、益精、潤肺、補血養肝、補益肝腎、清肝明目和強筋骨的功效。它能增強免疫力,抗癌與抑制腫瘤,並能降低血糖,促進肝細胞的新生和恢復體力。枸杞還含有維生素C和維生素E,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刺激中樞神經系統,增加血液循環量,提高身體能量水平,同時還具有抗疲勞的作用。枸杞子可以治療中風眩暈、虛勞、諸見血證、咳嗽血、痿、厥、攣、消癉、傷燥、遺精、赤白濁、腳氣、鶴膝風等。

龜板

龜板味甘、鹹,性寒,歸肝、腎經。具有滋陰潛陽、益腎健骨、固經止血、養血補心的功效。龜板含豐富的膠原蛋白、氨基酸、礦物質等成分,能補益肝腎、滋陰養血、固經止血。此外,龜板還具有養血潤燥、強筋健骨、安神益氣等作用。龜板在臨牀上主要用於治療陰虛內熱、陰虛陽亢、血虛風動、崩漏、月經過多、腎虛骨痿、心虛驚悸、盜汗、失眠等症。

川牛膝

川牛膝味苦、甘,性涼,歸肝、腎經。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牛膝最突出的功效是強筋骨,尤其以懷牛膝為良品。牛膝活血化瘀,適用於瘀血閉阻引起的婦科疾病,如經閉、痛經、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牛膝利水滲濕,利尿消腫,可治淋證、小便不利等症。牛膝活血止痛,能緩解頭痛、肌肉痛、經痛、關節痛等疼痛。牛膝通經,舒筋活絡,能緩解經痛。牛膝清熱利尿,能治肝陽上亢,眩暈,胃火上炎,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滋陰,有引火(血)下行之效,故可治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胃火上炎之齒齦腫痛,口舌生瘡等火熱上炎、陰虛火旺之證。牛膝補益肝腎,強筋壯骨,活血止痛,適用於腰膝酸軟、筋骨疼痛、腎虛、肝血不足、月經不調、產後血虛等症。

菊花

菊花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菊花可以治療瘡腫毒、目赤腫痛、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發熱、頭痛、喉痛、口腔潰瘍、咳嗽、痰多、肝火上亢、目赤腫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失眠、焦慮等症狀。菊花的主要成分為類黃酮、黃酮、芳香油、揮發油和菊色素,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鎮靜和鎮痛等作用。

鬱金

鬱金味苦、辛,性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止血、清熱涼血、化腐生肌、理氣行氣、降氣、清熱利濕等功效。鬱金辛散性味有助於活血止痛、行氣解鬱。鬱金性苦辛,味寒,歸肺、肝、脾經,能清肝降火、行氣止血。鬱金性寒,味辛、苦,入肝、心及脾經,有清熱涼血、解鬱開竅之效。鬱金性溫,溫能祛寒,寒去則腐肉自消;又因其味苦,苦能燥濕,濕去則腐肉不生。鬱金通於肝膽心脾四經,辛開苦降,長於理氣行氣,和營活血,能疏肝解鬱,除濕利膽。鬱金含有多種活性成分,利於人體腸胃蠕動與分泌,可消除腸胃氣滯、胸脹、噫氣等問題。鬱金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利濕、清熱退黃之效。

丹參

丹參味苦,性微寒,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補氣、通經絡、安神、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活血化瘀方面,丹參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促進血液凝固。止血方面,丹參可增強止血活性、促進傷口癒合。調經方面,丹參可活血化瘀、涼血消腫、清心除煩、養血安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豨薟至陰湯是一張比較溫和的方劑,一般人群都可以服用。但是,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體虛者慎用。服用豨薟至陰湯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豨薟至陰湯, 出處:《千家妙方》。 組成:制豨薟草50g,乾地黃15g,鹽知母20g,當歸15g,枸杞子15g,炒赤芍29g,龜闆10g,牛膝10g,甘菊花15g,鬱金15g,丹參15g,黃柏5g。 主治:養陰清熱,通經活血。主治:腦血栓,屬陰虛熱亢,內風暗動,經脈血滯。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