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丸

XI Y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一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脾經 16%
肺經 15%
腎經 12%
心經 11%
胃經 9%
大腸經 9%
小腸經 4%
三焦經 2%
膀胱經 2%
肝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蜥蜴丸中加入蜈蚣,乃取其通絡止痛、解毒散結之效。

蜈蚣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疏散風熱、通經活絡、解毒消腫之功。古人認為蜈蚣能行經絡,故用於治療風濕痹痛、中風癱瘓、半身不遂等病症。

蜥蜴丸可能針對風濕痺痛、肢體麻木、筋骨疼痛等病症,蜈蚣的加入有助於疏通經絡、散寒止痛,提升藥效。

蜥蜴丸中加入蟅蟲,乃基於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蟅蟲性寒、味鹹,具有活血化瘀、解毒消腫之功效。

蟅蟲入藥,主要針對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以其活血化瘀之性,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同時,蟅蟲亦可清熱解毒,用於治療毒蛇咬傷、癰疽腫毒等。

蜥蜴丸中加入蟅蟲,正是利用其藥性,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治療目的。然而,蟅蟲性寒,使用需謹慎,應遵醫囑,不可自行服用。

蜥蜴丸方劑中加入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杏仁性味苦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蜥蜴丸多用於治療熱毒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而杏仁可以清熱解毒,輔助主藥消腫散結,達到治療效果。

2. 止咳化痰:杏仁同時具有一定的止咳化痰作用。蜥蜴丸若用於治療咳嗽痰多等症狀,杏仁可以輔助其他藥物,幫助止咳化痰,改善呼吸道症狀。

蜥蜴丸中添加虻蟲,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活血化瘀: 虻蟲性溫,味辛,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蜥蜴丸常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等症,虻蟲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二、通經活絡: 虻蟲善於走竄經絡,能通經活絡、疏通氣血。對於一些因氣血瘀滯導致的痺痛麻木等症狀,虻蟲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恢復氣血流通的作用,達到緩解疼痛、改善麻木等症狀的效果。

蜥蜴丸中加入芒硝,主要基於其 瀉下清熱 的作用。

芒硝性寒,味苦鹹,入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蜥蜴丸中加入芒硝,可以 促進腸道蠕動,排除體內毒素,達到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的作用。此外,芒硝還能夠 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循環,有助於治療一些與血液循環相關的疾病。

蜥蜴丸為傳統中醫藥方之一,其組成精妙,犀角為其中珍貴成分。犀角性寒,味甘、鹹,歸肝、心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息風定驚之效。在蜥蜴丸中,犀角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高熱、神昏、癲狂、瘡瘍腫毒等症狀。犀角質堅而涼,能直達病所,對內外諸熱皆有效應,尤善於清除實熱,是該方中清熱解毒的關鍵成分。然而,犀角來源特殊,現今因保護野生動物法規,已罕見於臨床使用,多以其他藥物替代,如水牛角等,以保持方劑療效,同時兼顧生態保育。

蜥蜴丸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1. 緩解疼痛: 白芍具有鎮痛、解痙功效,能緩解蜥蜴丸可能引發的肌肉痠痛、腹痛等症狀,提升患者的舒適度。
  2. 調和藥性: 白芍性微寒,能中和蜥蜴丸中其他藥材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藥物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或副作用。

蜥蜴丸中包含虎骨,主要源於傳統中醫理論的「以形補形」觀念。

虎骨被認為具有強壯筋骨、祛風止痛的功效,而蜥蜴則因其擅於攀爬、行動敏捷,被認為具有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的功效。

因此,古人認為虎骨與蜥蜴皆具有補益筋骨的特性,將其合用於蜥蜴丸中,希望能達到加強藥效、治療筋骨疾病的效果。

蜥蜴丸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緩和藥性: 蜥蜴本身性寒,而甘草性甘溫,加入甘草可緩解蜥蜴的寒性,避免藥性過於寒涼,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
  2. 調和藥性: 方劑中可能包含其他藥材,甘草具有調和百藥之功效,能使各藥材相互協調,發揮最佳療效,避免藥材之間產生衝突,影響治療效果。

蜥蜴丸中添加巴豆,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攻毒消腫:巴豆性峻烈,具有攻毒散結、消腫止痛之效。蜥蜴丸主治毒蛇咬傷、癰疽疔瘡等症,巴豆可迅速驅散毒邪,消腫止痛,起到治療關鍵作用。

二、引藥入藥:巴豆味辛,性熱,能引導藥力深入病竈,促進藥物吸收,增強治療效果。蜥蜴丸中其他藥材,如蜈蚣、蟾蜍等,性寒,而巴豆性熱,兩者相配,可使藥性相輔相成,更好地發揮治療作用。

蜥蜴丸中包含款冬花,主要原因是其潤肺止咳之效。款冬花性溫味甘,入肺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降氣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肺虛久咳、痰多氣喘等症狀。

蜥蜴丸中使用蜥蜴等藥材,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瘰癧等症。而款冬花可以輔助治療因肺虛引起的咳嗽、氣喘,減輕症狀,使治療效果更佳。

蜥蜴丸方劑中使用甘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瀉下逐水:甘遂性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強力瀉下逐水之功效。蜥蜴丸多用於治療水腫、腹水、痰飲等病症,甘遂可有效去除體內積水,緩解症狀。
  2. 攻逐濕邪:甘遂還具有一定的殺蟲作用,可驅除體內濕邪。蜥蜴丸常用於治療一些由溼邪引起的疾病,例如皮膚病、風溼病等,甘遂能有效清除濕邪,改善病情。

蜥蜴丸方劑中加入乾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蜥蜴性寒,入藥多用於清熱解毒,但若單獨使用易傷脾胃。乾薑性溫,能溫中散寒,緩解蜥蜴的寒性,保護脾胃,使藥力更溫和,避免寒涼損傷正氣。
  2. 助藥力: 乾薑辛溫,能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藥物更好地吸收和發揮作用。蜥蜴丸多用於治療風寒濕痹、肢體麻木等症,乾薑的溫陽散寒作用,可協同蜥蜴藥性,加強驅寒止痛之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蜥蜴丸」組成

中藥方劑「蜥蜴丸」主要成分包括蜈蚣、蟅蟲、杏仁、虻蟲、芒硝、犀角、白芍、虎骨、甘草、巴豆、款冬花、甘遂、乾薑。

杏仁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白芍

中藥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其平肝息風功能可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補血養肝功效可調節肝臟功能,增強其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之效;健脾胃功效可治療脾胃虛弱、腹痛泄瀉、陰血不足等症。

乾薑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甘遂

甘遂性寒烈,是峻下逐水之藥,可攻逐水停,通利二便。甘遂瀉下之力甚猛烈,常被用於治療便祕、腹部脹滿、胸悶等症狀。

虎骨

虎骨為名貴中藥,具有強筋健骨、舒筋活絡、補腎壯陽、活絡止痛、續筋接骨、安神益智等傳統代功效。但虎骨稀少,且為瀕危物種,應避免使用。

芒硝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蜈蚣

蜈蚣主入肝腎經,既平肝熄風,又能清肝熱、通絡定痛、活血化瘀,蜈蚣性辛、溫、微有毒,入藥後性溫,有清熱、息風、止痛、活血化瘀之功,蜈蚣是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藥,可用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以及半身不遂、口眼喎斜、筋脈拘急等疾病。

犀角

犀角性寒涼,清熱解毒之力甚強,能清心肝之熱,涼血止血,又能解瘡瘍疔毒,故為治療熱毒瘡瘍之要藥。此外,犀角還具有強筋骨、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等功效。

通經絡

中藥通經絡是指通過藥物的作用,疏通人體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虻蟲

虻蟲性溫,歸心、肝、大腸經,具有破血消癥、通經、活血化瘀的功效。虻蟲可治療瘀血導致的各種疾病,如經閉、痛經、瘀血腫痛等。

款冬花

款冬花具有止咳化痰、除煩、止咳平喘、抗炎抗氧化等功效。

巴豆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蜥蜴丸」的主要成分是:蜈蚣、蟅蟲、杏仁、虻蟲、芒硝、犀角、白芍、虎骨、甘草、巴豆、款冬花、甘遂、乾薑。蜥蜴丸具有治療癥堅水腫、蜚屍、遁屍、百註、屍註、骨血相註、惡氣鬼忤、蠱毒邪氣往來、夢宿存亡、留飲結積、虎狼所齧、猘犬所咋、鴆毒入人五臟、婦人邪氣鬼忤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蜥蜴2枚,蜈蚣2枚,地膽50枚,蟄蟲30枚,杏仁30枚,蜣螂14枚,虻蟲30枚,樸消1兩18銖,澤漆18銖,桃奴18銖,犀角18銖,鬼督郵18銖,桑赤雞18銖,芍藥1兩半,虎骨1兩半,甘草1兩,巴豆1兩18銖,款冬花18銖,甘遂1兩6銖,乾薑1兩。
上為末,別治巴豆、杏仁如膏,納藥末研調,下蜜搗為丸如麻子大。
先食飲服3丸,每日1次。不知,加之。不敢吐下者,1丸日1服。有人風冷注癖堅二十年者,得愈。
方中桃奴,《聖惠》作「桃仁」。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攻毒逐瘀、活血化瘀、消腫散結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癥堅水腫、蜚屍、遁屍、百註、屍註、骨血相註、惡氣鬼忤、蠱毒邪氣往來、夢宿存亡、留飲結積、虎狼所齧、猘犬所咋、鴆毒入人五臟、婦人邪氣鬼忤等症。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時應遵醫囑,不可擅自服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蜥蜴丸, 出處:《聖惠》卷四十九。 組成:蜥蜴1枚(微炙),蜈蚣1枚(微炙),鬼臼1兩半(去須),漢防己1兩半,當歸1兩半(銼,微炒),川大黃3兩(銼碎,微炒),川芒消2兩,赤芍藥2兩,甘草1兩(炙微赤,銼)。 主治:暴癥堅結,四肢瘦瘁,食少無力。

蜥蜴丸, 出處:《聖惠》卷六十六。 組成:蜥蜴1枚(微炙),芫菁10枚(以糯米拌炒,米黃爲度,去頭足翅),麝香1分(細研),犀角屑3分,斑貓10枚(以糯米拌炒,米黃爲度,去翅足頭),大豆黃卷3分,甘草3分(炙微赤,銼),地膽10枚(以糯米拌炒,米黃爲度,去翅足頭)。 主治:瘰癧久不癒,出膿水腫痛,日夜不止。

蜥蜴丸, 出處:《千金》卷十一。 組成:蜥蜴2枚,蜈蚣2枚,地膽50枚,(庶蟲)蟲30枚,杏仁30枚,蜣螂14枚,虻蟲30枚,朴消1兩18铢,澤漆18铢,桃奴18铢,犀角18铢,鬼督郵18铢,桑赤雞18铢,芍藥1兩半,虎骨1兩半,甘草1兩,巴豆1兩18铢,款冬花18铢,甘遂1兩6铢,乾薑1兩。 主治:癥堅水腫,蜚屍,遁屍,百註,屍註,骨血相註,惡氣鬼忤,蠱毒邪氣往來,夢宿存亡,留飲結積,虎狼所齧,猘犬所咋,鴆毒入人五臟,婦人邪氣鬼忤。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