芩梔平胃湯

QIN ZHI PING W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1%
肺經 16%
脾經 16%
肝經 14%
心經 12%
大腸經 8%
膽經 4%
三焦經 4%
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芩梔平胃湯中加入蒼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味辛、苦,性溫,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方中以芩梔清熱瀉火,但容易傷及脾胃,導致濕邪內阻。蒼朮的加入,可燥濕健脾,協調芩梔的清熱瀉火之功,避免傷及脾胃。
  2. 升提中氣:蒼朮還具有升提中氣的作用。方中以芩梔清熱瀉火,容易導致中氣下陷。蒼朮的升提中氣作用,可防止清熱瀉火之藥傷及脾胃,同時促進氣機升降,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

芩梔平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調和藥性: 方中以黃芩、梔子清熱瀉火為主,性寒涼,容易傷胃。甘草性甘平,入脾胃經,具有緩和藥性、保護脾胃的作用,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
  2. 增強功效: 甘草能解毒,緩解黃芩、梔子等藥物的毒副作用,同時還能增強其清熱瀉火、和胃止嘔之效。

總而言之,甘草的加入能使方劑清熱瀉火而不傷脾胃,增強其療效,使其更好地發揮治療功效。

芩梔平胃湯中加入厚朴,主要源於其燥濕化痰,降逆止嘔之功效。

厚朴味辛、苦,性溫,入脾、胃、肺經。其燥濕化痰作用,能清除胃中濕熱,並解暑熱引起的噁心嘔吐;降逆止嘔作用,能緩解胃氣上逆所致的呃逆、嘔吐等症狀。

此藥物與方中其他藥物配合,可有效緩解脾胃濕熱、氣機逆亂所引起的胃痛、噁心、嘔吐、腹脹等症狀。厚朴的加入,使方劑整體作用更加全面,增強療效。

芩梔平胃湯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燥濕,降逆止嘔: 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方中以芩梔清熱瀉火,但容易導致脾胃氣機不暢,而陳皮的加入,可協同清熱之功,並健脾燥濕,使胃氣下降,達到止嘔的效果。
  2. 配合藥性,增強療效: 方中以黃芩、梔子清熱瀉火,苦寒性強,容易傷及脾胃。陳皮性溫,能緩和藥性,避免過於寒涼,保護脾胃,使清熱瀉火之功更加溫和有效。

芩梔平胃湯中加入黃芩,主要是針對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1. 清熱燥濕: 黃芩味苦寒,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瀉。本方主要用於治療胃熱、濕熱引起的胃痛、腹脹、噁心、嘔吐等症,黃芩可有效清熱燥濕,緩解胃部不適。
  2. 瀉火解毒: 黃芩具有解毒作用,可解熱毒、濕毒,並可抑制細菌生長,降低炎症反應。對於胃熱、濕熱引起的胃部炎症,黃芩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總而言之,黃芩的加入能有效改善胃熱、濕熱引起的胃部疾病,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利濕、消炎止痛的效果。

芩梔平胃湯中包含梔子,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瀉火:梔子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功效,能有效抑制胃火亢盛所致的胃熱、口苦、口渴、泛酸等症狀。
  2. 降逆止嘔:梔子能降胃氣、止嘔吐,對於胃火上炎引起的噁心、嘔吐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

此外,梔子與黃芩、半夏等藥物配伍,能更有效地達到清熱瀉火、降逆止嘔的功效,共同作用於胃腸,緩解胃熱、胃炎等病症。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芩梔平胃湯」

燕窩瘡長在下頜部位,初起時像粟米或豆子大小,顏色發紅,局部微熱、癢痛,破潰後流出黃水,與黃水瘡十分相似,但疙瘩像攢聚的耳朵一樣,與脾胃濕熱有關。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3.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4.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5.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6. 梔子:具有多種傳統代功效,包括止血、清熱解毒、清熱瀉火、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

總結

中藥方劑「芩梔平胃湯」主要成分為蒼朮、甘草、厚朴、陳皮、黃芩、梔子。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健脾胃、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燕窩瘡等相關症狀。

傳統服藥法


蒼朮2錢(炒),甘草5分,厚朴1錢2分,陳皮1錢2分,黃芩1錢5分,山梔仁1錢5分。
水2鐘,煎8分,食遠服。外搽碧玉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燥熱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膿痂疹天疱瘡

相同名稱方劑


芩梔平胃湯, 出處:《外科證治全書》卷一。 組成:蒼朮2錢(炒),甘草5分,厚朴1錢2分,陳皮1錢2分,黃芩1錢5分,山梔仁1錢5分。 主治:燕窩瘡生於下頦,初如粟如豆,色紅,熱微癢痛,破津黃水,頗類黃水瘡,但疙瘩如攢耳,繫脾胃濕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