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雄豆丸

XIONG DOU WAN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肝經 23%
脾經 17%
肺經 17%
心經 11%
腎經 11%
胃經 11%
大腸經 5%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鬼胎,脈實者。

傳統服藥法

雄黃2兩,巴豆1兩,鬼臼1兩,莽草1兩,丹砂1兩,獺肝3兩,蜥蜴1兩(炙),蜈蚣1兩(炙)。
上為末。
蜜搗作挺,綿裹納陰中,留頭外出,藥深尺許。以惡物下為度。

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性辛、苦、溫、有毒。主治解毒殺蟲、燥濕祛痰、截瘧。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巴豆性辛,熱,大毒。主治瀉下寒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殺蟲。主寒邪食積所致的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

鬼臼性苦辛,平《本經》:"味辛,溫"《別錄》:"微溫,有毒"陶弘景:"味甘,溫,有毒"《藥性論》:"味苦"。主要功效祛痰散結,解毒祛瘀。治癆傷,咳嗽,吐血,胃痛,癭瘤,瘰癧,癰腫,疔瘡,跌打,蛇傷。《本經》:"主殺蠱毒,闢惡氣,逐邪解百毒。"《別錄》:"療咳嗽喉結,風邪煩惑,失魄妄見,去目中膚翳,殺大毒。不入湯。"《藥性論》:"主勞疾。"《綱目》:"下死胎,治瘧邪,癰疽,蛇毒,射工毒。"汪連仕《採藥書》:"消一切毒,力能軟堅透膿。"《福建中草藥》:"降氣祛痰,散結消腫。"《中草藥土方土法戰備專輯》:"祛瘀,散結,解毒。"

莽草性辛,溫,有毒《本經》:"味辛,溫"《吳普本草》:"雷公,桐君,苦,有毒"《本草求原》:"甘,溫,有毒"。主要功效祛風止痛;消腫散結;殺蟲止癢。主頭風;皮膚麻痹;癰腫;乳癰;瘰癧;喉痹;疝瘕;癬疥;禿瘡;風蟲牙痛;狐臭

硃砂性甘、涼、有毒。主治鎮心安神、清熱解毒、明目。主癲狂、驚悸、心煩、失眠症、眩暈、目昏、腫毒、瘡瘍。

蜈蚣性味辛、溫、有毒。主治息風鎮痙、功毒散結、通絡止痛。用於小兒驚風、抽搐痙攣、中風口歪、半身不遂、破傷風、風濕頑痹、瘡瘍、瘰癧、毒蛇咬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雄豆丸, 出處:《醫略六書》卷二十八。 組成:雄黃2兩,巴豆1兩,鬼臼1兩,莽草1兩,丹砂1兩,獺肝3兩,蜥蜴1兩(炙),蜈蚣1兩(炙)。 主治:鬼胎,脈實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太一追命丸

相似度 71%

聖惠丸

相似度 66%

五疰丸

相似度 66%

小靈丹

相似度 66%

纏喉散

相似度 66%

太一追命丹

相似度 61%

化癖丹

相似度 60%

相關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