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

XU MING TANG JIA ZI SU CHEN PI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考》卷五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偏熱 (1.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4%
肝經 17%
心經 15%
脾經 14%
膀胱經 10%
胃經 9%
腎經 7%
肺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竹瀝,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生津止渴: 竹瀝味甘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之效。此方以紫蘇陳皮等辛溫解表之藥為主,用竹瀝可緩解其燥性,防止藥物過於辛燥而傷津液,保持體內津液平衡。
  2. 配合方中藥效,增強療效: 竹瀝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化痰之功,可配合方中紫蘇的解表散寒、陳皮的理氣化痰作用,達到更佳的治療效果,對於熱邪犯肺、痰熱壅肺等症狀,具有顯著的輔助作用。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吐的功效。續命湯本身為寒涼藥性,加入生薑可溫和藥性,防止寒涼之氣損傷脾胃,同時亦可緩解患者因寒邪入侵而引起的嘔吐、腹痛等症狀。
  2. 助藥力: 生薑可促進藥物吸收,增強藥效。紫蘇陳皮具有理氣解表、化痰止咳之效,加入生薑後,可助其藥力更好地發揮,增強療效。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味甘性寒,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此方以紫蘇陳皮等溫性藥材為主,加入生地黃可平衡其溫燥之性,防止燥熱傷陰,避免藥性過於偏燥。
  2. 滋陰降火: 此方主要用於治療熱病耗傷陰津,出現口渴、煩躁、脈數等症狀。生地黃能滋陰降火,緩解熱邪對人體的損傷,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效果。

總之,生地黃在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起到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作用,與其他藥材相互配合,達到治療熱病耗傷陰津的功效。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龍齒,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化痰: 龍齒性寒,味甘鹹,入心、肺經,具有清熱化痰、鎮驚安神之效。續命湯原方為溫補之劑,加入龍齒可平衡藥性,避免燥熱傷陰,並能化解痰熱,使藥力更趨平和。
  2. 安神定驚: 龍齒亦能鎮心安神,對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狀有改善作用。紫蘇陳皮雖可理氣解表,但亦可導致心神不寧,龍齒的加入可緩解此副作用,使整體方劑更趨完善。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防風,主要是為了其解表散寒、祛風止痛之功效。

防風性溫,入肺、膀胱經,能疏散風寒,並能止痛,對於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鼻塞、肢體痠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防風還有利水消腫之功效,可以輔助紫蘇、陳皮等藥物,共同改善因外感風寒導致的體內水液代謝不暢,進而消除水腫,達到更全面的治療效果。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解表: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宣肺解表之功。續命湯主治外感風寒,症見發熱惡寒、無汗、鼻塞流涕、咳嗽痰白等。麻黃能發散風寒,開泄肺氣,使外感邪氣得以宣泄,達到解表止咳的作用。
  2. 助氣化痰: 麻黃能促進氣機升降,有助於痰液的排出。續命湯中加入紫蘇陳皮,也有助於化痰止咳。麻黃的加入,則可進一步促進痰液的排出,利於疾病的康復。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防己,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防己味苦寒,入心、肺、膀胱經,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續命湯本身以清熱解毒為主,加入防己可以加強其清熱解毒的作用,同時也能利水消腫,緩解水腫等症狀。
  2. 配合紫蘇陳皮,疏風散寒: 紫蘇和陳皮皆為疏風散寒之品,與防己相配,可以起到疏風散寒、利水消腫的協同作用,加強藥效,更有效地治療患者的病症。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回陽救逆:附子性熱,味辛,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心陽、散寒止痛之效。續命湯本身為溫陽救逆之方,加入附子可增強其溫陽之力,有助於回救陽氣衰敗之症。
  2. 助陽化氣:附子可溫補脾陽,促進脾胃運化,有助於化解寒濕,促進氣血運行。紫蘇、陳皮則具有理氣化痰、解表散寒之效,與附子相輔相成,共同改善患者寒濕鬱結、氣血運行不暢的病症。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石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解毒止渴之功效。此方中加入石膏,旨在清解肺熱,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咳嗽、胸悶、口渴等症狀。
  2. 涼血止血: 石膏亦有涼血止血的作用。紫蘇陳皮雖有助於宣肺止咳,但對於熱毒傷肺引起的咳血、吐血等症狀,石膏的涼血止血作用可起到協同治療的效果。

因此,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石膏,不僅能清熱解毒,更可起到涼血止血的功效,有效改善肺熱咳嗽、咳血等症狀。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解表化濕: 桂枝性溫,味辛,入肺、膀胱經,具有溫陽散寒、解表化溼之功。續命湯本身以溫陽補氣為主,加入桂枝可增強其溫陽散寒之力,更好地對抗寒邪,緩解因寒邪侵襲導致的表證,如發熱、惡寒、咳嗽等症狀。
  2. 疏通經絡,調和營衛: 桂枝善於疏通經絡,調和營衛,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人體微循環,從而更好地發揮續命湯溫陽補氣、益氣固表的作用,增強其治療效果。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陳皮,主要考慮其以下兩方面功效: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苦,性溫,入脾、肺經,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之效。續命湯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而陳皮的加入能增強脾胃運化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改善患者體質。
  2. 調和藥性: 紫蘇味辛、性溫,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效,但其性偏燥,易耗傷津液。陳皮性溫和,能緩解紫蘇的燥性,並與紫蘇協同作用,共同發揮理氣解表之功,使藥性更為平和,減少副作用。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中加入紫蘇葉,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 解表散寒:紫蘇葉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之效。續命湯本身為溫補之劑,加入紫蘇葉可增強其解表散寒之力,有助於驅散寒邪,緩解患者因寒邪入侵引起的症狀,如發熱、咳嗽、鼻塞等。

二、 宣肺化痰:紫蘇葉具有宣肺化痰的作用,可幫助痰液排出,緩解呼吸道阻塞,改善呼吸困難等症狀。續命湯中加入紫蘇葉,可增強其宣肺化痰之力,有利於患者呼吸系統的恢復。

主治功效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 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

  • 竹瀝(一升二合)
  • 生薑汁(五合)
  • 生地汁(一升)
  • 龍齒(末)
  • 防風(四兩)
  • 麻黃(四兩)
  • 防己(二兩)
  • 附子(炮,二兩)
  • 石膏(二兩)
  • 桂枝(二兩)
  • 陳皮(去白,半兩)
  • 紫蘇(半兩)

主治:

癇疾。發則仆地,悶亂無知,嚼舌吐沫,背反張,目上視,手足搐搦,或作六畜聲者。

治療原理:

根據古文記載,癇疾的發病機理主要為風痰所致。

  1. 風邪為患:

    • 《醫方考》指出“風,陽氣也”,“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故其發也暴”。風邪具有動搖、升散的特性,侵襲人體後易引發抽搐、痙攣等症狀。
    • “背反張,目上視者,風在太陽經也。足太陽之經,起於睛明,挾脊而下。風邪干之,則實而勁急,故目上視而背反張也。”說明風邪侵犯足太陽膀胱經,導致經脈拘急,出現背部反張、眼睛上視的症狀。
    • “手足搐搦者,風屬肝木,肝木主筋,風熱盛於肝,則一身之筋牽挈,故令手足搐搦也。”說明風邪與肝相關聯,風熱盛於肝,導致筋脈攣急,出現手足抽搐的症狀。
  2. 痰濁內阻:

    • “悶亂無知者,濁邪干乎天君,而神明壅閉也。”痰濁為病理產物,蒙蔽心竅,阻礙氣機,導致神志不清,出現悶亂無知的症狀。
    • “或作六畜聲者,風痰鼓其氣竅,而聲自變也。”風痰壅阻氣道,導致發聲異常,出現類似六畜的叫聲。
    • “吐沫者,風熱盛於內也,此風來潮洶之象。”說明痰涎隨風邪上湧而吐出,是風熱內盛的表現。

方劑功效分析: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針對癇疾的病機,採用了多種藥物組合,以達到祛風、化痰、清熱、安神等多重功效。

  • **祛風散邪:**方中麻黃、桂枝、防風、紫蘇皆為辛溫解表藥,可以發散在表的風邪,解除經脈拘急。其中,麻黃宣肺解表,桂枝溫通經脈,防風祛風解痙,紫蘇解表散寒,四藥合用,增強祛風散邪之力。
  • **化痰降逆:**竹瀝、生薑汁、陳皮具有化痰降逆的作用。竹瀝清熱化痰,生薑汁溫胃止嘔、化痰,陳皮理氣化痰,三藥合用,可以化除體內的痰濁,並防止痰涎上湧。
  • **清熱瀉火:**生地汁、石膏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生地汁滋陰清熱,石膏清肺胃之熱,二藥合用,可以清解體內的熱邪,緩解風熱內盛的症狀。
  • **安神定志:**龍齒具有重鎮安神的作用,可以平抑肝風,安定心神,緩解癇發時的神志異常。
  • **通絡利水:**防己具有利水通絡的作用,可以疏通經絡,利水消腫,有助於疏散風邪,消除痰濁。
  • **溫陽散寒:**附子具有回陽救逆、溫經補陽的作用,針對頑固的痰濁,附子可以溫陽化痰,並且其大熱之性可以益火消陰,如同太陽驅散陰霾一般,消除體內的陰寒之邪。

總結: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通過祛風、化痰、清熱、安神等多種藥物的配伍,針對癇疾的病機進行治療。該方劑以祛風散邪為主,兼顧化痰、清熱、安神,標本兼治,對於風痰所致的癇疾具有較好的療效。吳昆在《醫方考》中說此方“譬之太陽中天,幽谷之翳障無不消滅”,形象地說明了該方劑的強大功效。

傳統服藥法


竹瀝1升2合,生薑汁5合,生地汁1升,龍齒(末)4兩,防風4兩,麻黃4兩,防己2兩,附子(炮)2兩,石膏2兩,桂枝2兩,陳皮(去白)半兩,紫蘇半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祛風解毒、止痙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耗氣。

相關疾病


癲癇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續命湯加紫蘇陳皮方, 出處:《醫方考》卷五。 組成:竹瀝1升2合,生薑汁5合,生地汁1升,龍齒(末)4兩,防風4兩,麻黃4兩,防己2兩,附子(炮)2兩,石膏2兩,桂枝2兩,陳皮(去白)半兩,紫蘇半兩。 主治:癇疾。發則僕地,悶亂無知,嚼舌吐沫,背反張,目上視,手足搐搦,或作六畜聲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