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活痰丸

HUO TAN WAN

出處典籍:《醫方易簡》卷二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0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脾經 26%
肺經 26%
胃經 16%
肝經 9%
心經 6%
膀胱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4%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痰飲水氣,停蓄胸脅,吞酸嘔逆者。

傳統服藥法

半夏(制)2兩,白芥子2兩,乾薑(炒黃)1兩,豬苓2兩,炙甘草5錢,陳皮4兩,(切碎,用鹽3錢入水中浸一宿,曬乾)。
上為末。水浸蒸餅為丸,如綠豆大。
開水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白芥子性辛、溫。主治利氣豁痰、溫中散寒、通絡止痛。治痰飲咳喘、胸脅脹滿疼痛、反胃嘔吐、中風不語、肢體痺痛麻木、腳氣、陰疽、腫毒、跌打腫痛。化痰逐飲、散結消腫。

乾薑性味辛、性熱。主治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燥濕消痰、溫肺化飲。常用於脘腹冷痛、嘔吐泄瀉、肢冷脈微、痰飲喘咳、四肢冰冷、寒飲喘咳、寒濕痹痛等症。

豬苓性甘淡、平。主治利水滲濕。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泄瀉、淋濁、帶下。

陳皮性苦、辛、溫。主治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常用於脾胃氣滯證。具有行氣止痛、健脾和中之功、可改善寒濕阻中的脾胃氣滯、脘腹脹痛、噁心嘔吐、腹瀉。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心內膜炎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心包炎二尖瓣狹窄嘔吐腎絲球腎炎噯氣全身性水腫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活痰丸, 出處:《醫方易簡》卷二。 組成:半夏(制)2兩,白芥子2兩,乾薑(炒黃)1兩,豬苓2兩,炙甘草5錢,陳皮4兩,(切碎,用鹽3錢入水中浸1宿,曬乾)。 主治:痰飲水氣,停蓄胸脅,吞酸嘔逆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括痰丸

相似度 100%

苓朮二陳煎

相似度 71%

祛癲湯

相似度 66%

乾薑建脾散

相似度 66%

草蔻大順飲

相似度 66%

官桂湯

相似度 66%

和胃二陳煎

相似度 66%

六安煎

相似度 66%

薑砂二陳湯

相似度 66%